组织工作服务大局的切入点,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特别是围绕组织工作中心任务,加大对外宣传、信息反馈工作力度,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
(四)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问题是推进我县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县现有人才总量、人才素质和结构与需求量还存在很大差距,做好人才工作任务艰巨。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牢固树立“人才强县”观念,抓好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和管理工作。一是继续完善配套措施,建立和完善在党委领导下,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做好人才工作的有效运行机制。各部门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深入调查研究,抓紧制定“十一五”人才规划。二是结合县直单位帮扶企业、包村工作等活动,积极探索为企业和农村提供人才支持和服务途径的方法。疏通各类人才之间的流动渠道,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三是在推进“人才集聚工程”上,继续争取上级组织选派的“高级专家讲师团”、“挂职干部”,并认真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完善配套的人才培育机制、畅通高效的人才流动机制、公开公平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为人才提供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把大批优秀人才集聚到实现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来。
(五)下大力抓好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把干部教育管理贯穿于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建设一支素质高、作风硬、能力强、能够担当重任的干部队伍。一是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全面落实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精神,不断更新培训观念,拓宽培训渠道。在办好主体班次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县委十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全党抓经济、重点抓项目”的总要求,举办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乡村建设与规划等专题培训班。一方面邀请外地专家、教授、学者或知名企业家到县作报告办讲座;另一方面,要到先进地区举办培训班,选派分管经济工作的部分领导干部参加清华、北大等高等院校的高层次培训,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培训或学习。进一步提高科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知识结构层次,尤其是要提高他们领导发展、科学决策、依法施政、团结协作和狠抓落实的能力,以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二是加强干部监督工作。要以建立健全干部选任机制和管理监督为重点,在抓好已出台的《党内监督条例》、《干部任用条例》等有关法规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干部监督领域,积极探索对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途径。继续抓好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管理监督,进一步落实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作用,形成监督工作合力,增强干部监督工作的时效性。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继续推行党政领导干部差额考察、民主推荐、任前公示和干部任免票决制。今后我们将拿出一定比例的副职岗位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公开选拔,在专业性较强的业务部门实行内部竞争上岗。同时,把干部交流与培养使用结合起来,逐步规范并形成制度。通过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优秀干部成长成材提供舞台,进一步激活全县广大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考评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加强对经济工作、群众满意度、党的建设等六个方面的考核,研究出台《乡科级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年终考核办法》,按照“年初建帐、年内查帐、年底要帐”的总要求,坚持阶段性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综合考核与专项考核相结合、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并与经常性考察工作结合起来,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干部的工作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