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经济必须抓四个重点:一是抓高新技术;二是抓发展民营经济;三是抓发展现代服务业;四是抓招商引资。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充分认识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推进“四个跨越”的重要作用,从**区作为**市中心城区的实际出发,把握优势、扬长避短,坚定不移地抓住发展现代服务业这个重点,努力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为全市和全省的“四个跨越”服务。
第三,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贯彻落实全市“三新”突破年工作安排、增创服务业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增创服务业新优势在“三新”突破中的重要地位,最近专门下发了《“三新”突破年增创服务业新优势工作实施方案》,并将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现代服务业推进领导小组。近段时间,各区(市)县特别是各城区纷纷出台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新举措,抢争现代服务业发展先机。竞争激烈,形势逼人。前阶段,我们提出了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的定位,在调查分析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的意见,加大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培训,初步营造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良好氛围。目前,市上正着手对全市的服务业重新进行功能规划,我们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找准和市级规划的结合点,尽全力争取市上将我区春熙路、盐市口商圈确定为全市重点扶持打造的商贸核心区;争取对东大街沿线规划进行调整,将其业态调整为以商业、商务、金融为主,使之成为我市贯穿东西的一条发展轴,成为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
还要看到,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全市现代服务业先导区,我区已具备了较好的现实条件和良好基础。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文化体育娱乐、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零售、金融、信息和软件服务等行业的增加值在全市占了显著份额,有的指标与全省的市州相比都占了很大份额,比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省除**以外20个市州中,绵阳市去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亿元,我区以192亿元可排在全省各市州的第二位;商贸等服务业发展历史悠久、设施齐全,以盐市口、春熙路两大商圈为核心的商贸中心区进一步提档升级,产业优势不断巩固;全区从事金融保险、文化创意、资讯传媒、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的机构和从业人员位居全市第一。硬环境更是得天独厚,春熙路、盐市口、红星路等核心商圈已建成大型商业营业面积近200万平方米,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的以上就有20多家,列全市第一;全市有甲级写字楼8座,我区就有4座,占全市的50%,目前在建、拟建的商务写字楼达80多万平方米;星级酒店我区有18家,其中四星级以上有7家,五星级以上占全市的66%,为我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良好载体。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区现代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也在逐步提升,这样的发展态势为我们下一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可以说,现在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关于如何具体推进我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我再强调两点:一是要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抓好相关项目引进工作,没有项目的引进,发展现代服务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二是要加快有关现代服务业项目的推进工作。目前仁恒广场、航天大厦、国际商城等项目建设推进滞后,与拆迁工作密切相关,虽然拆迁面临的困难较多,难度也很大,但只要我们多花心思,认真研究,找准办法,提出对策,加大工作力度,是有办法解决的。希望区级各部门、各街道都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的工作中来。
三、深化城乡统筹,推进区域合作,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近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