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突破上下功夫。
第一,在扩大民主上求突破,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在干部工作中扩大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也是抵制和防止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治本之策。要确保把人看准看真,防止考察失实失真,最根本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干部生活在群众中间,他们的优劣和功过是非群众最清楚、最了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心里有杆“秤”。要认真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进一步扩大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继续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制度,推行领导干部的民主选举、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交流回避等制度。完善干部的考核考察制度,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经常性考察,跟踪考察干部在重要决策、重大问题、关键时刻的表现情况。注意借鉴现代人才测评、绩效评估、潜能考察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干部考核考察的准确度。要认真推行并不断完善考察预告、差额考察等制度。要以解决干部“能下”为重点,试行并逐步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辞职、调整不称职干部等制度和办法,完善干部“下”的配套措施。
第二,在制度建设上求突破,健全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实现干部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干部人才资源的作用,提高管理效能。要根据不同类型干部特点,探索建立具有特色、扎实有效的管理制度。一是健全党政干部管理制度。认真贯彻《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法规,加快建立机关工作人员的各项管理制度。二是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实行聘任、选任、委任和考任。全面推行中层以下人员聘用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制度,形成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导向。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组织、人事等部门配套联动,努力迈出实质性步伐。三是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要通过劳动合同制和实行聘任制进行管理。企业领导人员实行收入与经营业绩挂钩的分配制度;对业绩突出、为企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要给予奖励。
第三,在监督机制上求突破,健全干部管理监督机制。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工作是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重要内容,也是关心爱护干部、真诚帮助干部的重要手段。要着眼于干部的健康成长、奋发有为,从改进制度入手,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要通过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强化班子内部监督。坚持和完善干部谈话制度、诫勉制度、回复组织函询制度以及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扩大经济责任审计推行的范围,强化上级监督;进一步完善接待群众信访、受理群众举报制度,不断拓宽群众监督的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发现问题,该警示的及时警示,该批评的严肃批评,该纠正的坚决纠正。这样就能使在教育范围内解决的问题,不等到用纪律来解决;在纪律范围内解决的问题,不等到用法律来解决,达到最大限度地关心、教育、爱护干部的目的。要从保护和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出发,严格区分违法乱纪和工作失误的界限,履行好查处惩治和支持保护的双重职能。真正做到支持改革者,褒奖创业者,帮助失误者,惩治腐败者。要着力抓好对《干部任用条例》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查处力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党纪处分条例》,不断改进监督方法,拓宽监督渠道,更新监督手段,形成集教育、管理、监督、自律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