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依法行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推行政务局务公开是改进机关作风,树立部门形象的需要。推行政务局务公开,将群众迫切需要了解的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行政处罚、行政监督等相关事项公开化,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方便群众办事,增进沟通和理解,提高部门的满足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群众监督,增强对干部的约束力,消除办事推诿、拖拉等现象,促进工作效能的提高。其次,推行政务局务公开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总结近年来系统内发生的一些违规违纪案件,相当一部分都与权力运行中的“暗箱操作”有关。我们常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推行政务局务公开,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能够将权力行使都置于外界监督之下,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因此,必须把推行政务局务公开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来落实,把政务局务公开工作贯穿到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之中。第三,推行政务局务公开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需要。当前一些单位和执法人员监管越位、缺位问题的发生,其主要原因是治理内容不公开,行政行为不透明,缺乏外部监督。将治理职权、办事依据、程序、时限、标准、结果等都向社会公开,置于群众监督之下,能够有力促进执法人员增强法制观念、责任意识,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行政能力,认真履行职责。第四,推行政务局务公开是凝聚力量,增强合力的需要。实践证实,没有一个合力奋进的氛围,我们就难以完成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我们的事业就难以取得新的进步和发展。为此,在年初全市**行政治理工作会议上,市局党组提出要打造“合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政务局务公开工作上主动跟进,尽可能地保障干部职工对关心的人、事、财等事项的知情权,积极畅通干部职工直接参与局务、所务治理的渠道,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要充分熟悉推进政务局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对政务公开,省局和市局明确提出,全系统到2006年7月份要全部达到政务公开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目标。对局务公开,市局也明确要求要在今年年底前全部推行到位。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各单位在推进政务局务公开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是,对照上述目标要求,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不到位”:一是熟悉不到位。一些同志非凡是有些领导干部权力情结较重,没有树立起公开、透明的治理理念,对政务局务公开的重要性、紧迫性熟悉不够,为固守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甚至是个人利益而“不愿公开”.害怕公开影响稳定而“不敢公开”等等。二是内容公开和载体构建不到位。尽管省、市局已经对公开的内容、时间、载体都做了明确规定,但是各单位仍然存在公开不全面、不规范,时间上滞后,载体单一等问题,一些单位的政务局务公开还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推广、轻实效;重短期、轻长效等现象,有的就是应付考核督查。三是制度保障不到位。从8月份督查情况看,全系统有相当一部分单位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保障机制,政务局务公开的随意性、滞后性等问题比较突出,非凡是涉及到对外的收费、执法和对内的人权、财权等方面尤其明显。这些问题制约着政务局务公开的推进速度,影响了政务局务公开的实际效果。因此,要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圆满地实现既定目标,就必须再进一步加快政务局务公开的推进步伐,弥补和改进不足,提高层次和水平,努力使全系统政务局务公开工作走在全省**系统和地方前列。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提高政务局务公开工作水平
全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务局务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