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人民利益,关系党的生命。优良的领导干部作风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推进器。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我们党一贯重视干部的作风建设。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不断被赋予特定的时代意义和内容。毛泽东把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并多次提醒全党必须重视作风建设,告诫全党特别是党的高中级干部务必要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邓小平强调,执政党的党风事关重大,党的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搞好党风,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要有忧患意识,要忧党、忧国、忧民。江泽民同志指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领导干部要牢记在心;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好,带领群众不断开创改革和建设的新局面,领导干部必须有一个好的作风;要认真总结我们党加强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抓住当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学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全党的共同努力,认真加以解决,切实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始终实践“三个代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好作风,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要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始终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不断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要着眼开拓创新,改进思想作风。把主要精力和心思放在工作上,怀爱民之心,谋富民之策,办利民之事。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秉承以往,勇于创新,不断强化战略性、前瞻性和开放性思维,以新视角认识问题,以新方式指导工作,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坚持学以致用,改进学风。坚持用党的基本理论特别是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积极学习科学管理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不断提高素质能力。同时,要努力做到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
要立足求真务实,改进工作作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想问题、做事情,要多想想基层和群众需要不需要。要重实际,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材料。要出实招,注重工作措施的针对性,可操作性。要办实事,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要恪守为民之责,改进领导作风。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强化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树立并力行“领导就是服务”理念,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