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也水涨船高,有的收费标准甚至翻了一番。据许多驾驶员反映,少 数部门在驾驶证年检时搭车收费,都要求加入一些协会,并每年缴纳会费。这些做法是要不 得的。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理应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在为基层服务时,绝不能论条件、 讲价钱。
三、群众观念不断强化,但作风飘浮、脱离实际现象仍有发生。
近年来,市级机关干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强化服务群众的观念,真心诚 意为群众谋利益。经过机关和基层的共同努力,实事工程和社会事业建设步伐加快,居民生 产生活环境日趋优化;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6个500万元以上”富民帮困工程,积极为基 层和群众提供信息、培训技术,落实挂钩帮扶措施,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 ,进一步树立了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然而,还有少数部门群众观念还不强,密切 联系群众的作风发扬得还很不够。一是工作不切实际,搞形式主义。一些部门检查考核多, 达标评比多,目标责任多,台帐报表多,基层根本来不及完成,有的只好粗略估估搞应付; 少数部门和干部存有做虚功、图虚名现象,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不肯沉下身子扎扎实实 办事,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有的职能部门工作方法过于流程化,工作视野有局限性 ,基层和群众意见听取不够,难以了解真实情况。二是工作作风飘浮,深入实际少。有的部 门领导忙于事务,习惯于程序化的审批工作,下基层不多,不能及时掌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 况和新问题,更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有的部门下基层接触干部多、接触群众少, 到办公室多、进村入户少,好话听得多、意见听得少,因而对问题的研究不深不透。有的部 门出台的一些政策性规定,表面看起来很好,讲得头头是道,但与基层的实际情况不相符, 实际操作性不强;有一些部门对一个问题先后出台了两个文件,但所定政策前后不一致,基 层在执行中无所适从。三是群众观念淡薄,只唯上不顾下。少数部门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 问题推三阻四,群众万般无奈,只能上访找市领导。如有个单位不能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 工作方法简单,动辄采取极端措施,近年来经常引发群众上访,还有极少数干部不能坚持实 事求是,只报喜不报忧,不是以对群众极端负责的态度开展工作,影响了党和干部在群众中 的形象。
四、协调配合不断强化,但推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市级机关各部门积极探索部门工作与发展经济的最佳结合点, 敢挑重担,敢攻难关,敢负责任,形成了较强的工作合力。特别是许多垂直条线部门和涉外 单位不断更新观念,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努力适应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得到 了基层群众的好评。 但也有一些部门服务意识不那么浓,全局观念不那么强:一是遇事推 诿、被动应付。一些管理部门对居民小区因开办饭店而引发的油烟、噪音、卫生等问题,相 互踢皮球,群众投诉无门,引发了多起群众来访。还有一些部门,工作中通气少,协调不够 ,使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人为增加了处理难度。如在一起职工工伤的认定问题上,一个 部门认定,一个部门撤消,直到法院打官司,多次反复,群众十分反感;还有在市区拆迁安 置工作中,一些部门没有很好地沟通协商,致使矛盾越来越多,造成工作被动。在市区二环 路范围内的征地工作中,少数部门本位主义严重,影响全市建设和发展大局。还有的部门对 市里确定的工作,由其他单位牵头的就不当一回事,不予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