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我市发展环境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在一些部门中,发展民营经济的“六放”方针放不到位,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的措施落不到实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现象久治不愈,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使宜兴的对外形象受到了严重损害,而且很大程度上使我们在硬环境建设上取得的积极成效大打折扣。如果机关作风不能得到有效转变,我市的发展环境就不会得到投资创业者的认同,宜兴的发展就要停步,“两个率先”也将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集中教育活动,在市级机关中再来一次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促使全体机关干部更加牢固地确立大局意识、效率意识、法制意识和创新意识,推动机关作风的大改进,机关效能的大提高,努力为实现“两个率先”创造更加宽松、高效的创业环境。
2、开展机关作风建设集中教育,是坚持从严治政、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机关的迫切需要。机关工作的好坏,最终要体现在发展的实效当中,基层的评判当中,群众的口碑当中。只有做到人民满意,机关工作才算得上真正有成效。从2008年开始,我们实施了“千人评议机关”活动,这是市委、市政府从严治政的一项重要举措,使市级机关各部门和全体机关干部真正感受到了“人民满意”这个标准的沉重份量。实事求是讲,市级机关一些部门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确实干了大量工作,而且还完成了许多急难重的任务。但是,这些部门在评议中却总是得不到基层和群众的理解、认可和支持。出现这种现象的唯一解释,就是这些部门在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工作实效上确实还存在诸多问题,没有真正做到让人民满意。因此,对于市委、市政府来讲,从严治政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松弛。我们开展集中教育活动,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就是要在市级机关和全体机关干部中树立一种导向,促使大家进一步确立更严的治政意识、更强的服务意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立足经济发展需要,按照基层群众要求,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扎扎实实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3、开展机关作风建设集中教育,是坚持执政为民、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最近5年,宜兴之所以能在矛盾交织、困难重重中执著前进,根本在于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始终坚持和人民群众一道攻坚克难,争取胜利。现在,一些矛盾制约基本得到化解,各种困难束缚逐步得以摆脱,宜兴走上了健康有序、充满希望的发展轨道。但随之而来的,是市级机关一些部门的干部思想产生了动摇,观念发生了改变,不能再很好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摆不正同群众的关系。虚心向群众学习的意识淡薄了,主动为群众谋利的观念淡化了,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的自觉性下降了,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思想和行为倾向。我们党是执政为民的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市级机关如果不持之以恒、深入扎实地加强作风建设,久而久之就会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必然给宜兴的现代化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极大的危害。开展集中教育活动,是市委、市政府贯彻群众路线、坚持执政为民的一项务实举措,根本动因就是要促使市级机关的全体机关干部,进一步确立正确的执政观念、群众观念,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树立起更加良好的机关形象,使基层和群众对市级机关的满意率有明显提高,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
省委、省政府和无锡市委、市政府对机关作风建设非常重视。 1月3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加强省级机关作风建设动员大会。省委书记某同志在会上明确提出,2008年的机关和干部作风建设首先从省级机关抓起,并要求省级机关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实效,为全省建设服务型机关带个好头。2月16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