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三农”问题的解决,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提高,努力使我们所做的一切,经得起实践的评判、群众的评论、历史的评说。
2、要坚持“八精六建”不动摇。对比发达地区,我们经济上的差距不仅有量的差距,更有质的差距。缩小发展差距,首先我们要在增量上做文章,要求我们必须在道路、三电、三水、燃气、生态、信息等方面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增加经济规模。这就是我曾经多次讲到的,xx经济的发展要实现增量转型,就是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从另一个侧面讲,也可以叫做“腾笼换鸟”,通过整合现有的资源,实现战略重组,打造航空母舰。同时,我们还应该在增效上下功夫,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打造自己的品牌,延伸产业链条。任何一个产业,要做到了精益求精,就不怕没有质量效益。我们的“八精六建”的“精”字,即涵盖了“快和好”,也涵盖着“大和强”;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体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精神。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坚持“八精六建”发展战略不动摇,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目标。坚持“八精六建”发展战略不动摇,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立足现有产业和企业,在加大产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上做文章,在做大做强上下功夫,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能循环发展的新路子。这就叫存量转型,xx的传统产业必须脱胎换骨,凤凰涅槃,狱火重生。我们要“腾笼换鸟”,更要凤凰涅槃,这就叫“双鸟”经济。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更加注重“三农”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要立足我们的精植粮棉、精优果菜、精良猪牛和精美旅游产业的发展,搞好种植养殖业的结构调整,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二是要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治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高起点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探索企业、旅游、新村一体化模式,扎实推进全县的新农村建设。三是要在“基”字上下功夫,切实加大全县非凡是农村的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搞好退耕还林、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四是要在民主上求疏导,一方面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引导,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致富本领。另一方面要把广大干部的情感与老百姓的需求融为一体,正确处理干群关系,在利益分配上要讲公平、讲公道,真正做到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维护稳定。
3、要坚持善待百姓、善待企业、惠及人民的理念不动摇。富裕安康是人民群众的心愿,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我们要把富民作为善待百姓的一个重点内容,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的核心任务,作为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全力推进富民工程,不断加快富民步伐。不仅要谋眼前之富民,更要谋长远之富民;不仅要谋局部之富民,更要谋全局之富民,努力实现城乡人民共同富裕。要合理兼顾改革发展中先富群体、多数群众和困难群体的利益,既注重效率,又注重公平,尽力使不同社会成员都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要科学把握实施改革的时机、推进改革的力度、运作改革的节奏,坚持群众认可、群众受益、群众监督,努力通过改革实现群众利益的最大化。农民是最大的群体,致富农民是最大的任务。我们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农民增收,坚持用经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用治理城市的理念改造农村,用造就市民的理念提升农民,做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真正做到改革发展为了人民、改革发展依靠人民、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同时,还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建立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行业和企业,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力度,为广大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要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