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客观地反映社情民意。这届人大、政协换届时,我省担任省人大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仅有××名,担任省
政协委员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仅有××名,这个比例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业务培训。在推荐选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时,参政议政能力作为重要的考察内容之一,是非常正确的,但凡事不能一劳永逸,当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之后的系统培训显得更为重要,在如何抓住重点、热点问题深入调研,如何提高提案、议案质量等方面缺乏系统的培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代表性主要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自然形成的,但如何当好新社会阶层参政议政的代表,却是他们的弱点,建议省政协、省委统战部把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系统培训做出系统安排并纳入长期规划。
3、让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更多地参与专题调研。调研是了解和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提高参政议政水平的重要基本功。但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不可能象民主党派、工商联那样承接党委、政府下达的调研专题,组织力量系统调研。然而,他们对本行业、本企业及相关社会问题却十分清楚,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具体而丰富。建议从实际出发,让他们自主选题,或通过自报公议联合选题,每年或每两年完成一份调研报告,省政协参政议政委员会定期进行优秀调研成果评选或推介。这样做对促进他们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对提高提案、议案的质量,非常有帮助。
4、适当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参加理论与政策研讨活动。非公有制代表人士一般都担任一个或几个经济实体的决策指挥任务,时间非常宝贵。但较高层次的理论与政策研讨活动,重要的学习考察活动,既有参加的必要,也有参与的爱好,如民营经济研讨会、wto专题报告会、“长三角”、“珠三角”或××经济模式考察等等。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参政议政的能力肯定会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