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了解农村综合改革,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我市的农村综合改革先是一个县试点
,然后向三县一区推行。农村综合改革有以下几个环节:(1)调胖规模。全市乡镇总数由原来的101个调到70个,乡镇规模增大,平均人口上升到6.12万人,国土面积124.80平方公里。(2)调瘦机构。乡镇内设机构由原来的10多个改为三大块: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业办公室,领导职数核定为9人之内,人员编制只减不增,党政领导实现了交叉任职。(3)深化改革。乡镇职能重新认定,公益事业进一步加强,是政府治理的回归政府,该推向市场的推向市场。事业单位实现了全员聘用,工资与技术和绩效相挂钩。通过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全市乡镇事业单位编制数由原来的4991名精简为3237名,减幅达28;机构总数由原来的634个精简为336个,减幅达47。庐江县乡镇事业机构数由原来的140个减少到84个,减少了40,编制数由1149名减少到818名,减幅达28.8;无为县由原来的237个减少到98个,减少了58.6,编制数由1338名减少到867名,减幅达35.2。(4)扩大村级规模。全市村级总数由1755个减少到1007个(包括城镇社区),减少了43;平均人口由2597人增加到4526人,增加了74.28。并村带来的效果主要表现在:(1)村干部素质能力更高更强了,一大批年富力强、学历较高的村干部脱颖而出,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2)小村并大村,激活了基层的动力,增强了基层的活力。并大村后的农村转移支付基本上可以保证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并有一定节余,这就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下一步,农村综合改革还要进一步深化,主要是在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上下功夫。
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包括以下内容:(1)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机制。每个乡镇设立一厅一室两个窗口,即一个服务大厅、一个代理室、一个办理窗口、一个代理窗口,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全权代理服务。(2)村务公开民主治理机制。村务治理做到指标化、制度化、正常化,并建立健全新的考核机制。(3)以钱养事服务农民机制。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改革,真正确立以钱养事、利民便民的服务制度。(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新机制。这个机制是4个机制中最要害、最基础的,也是最难办的,它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市的211个专业合作组织很多是松散型的,大多组织化程度不高,功能也不够完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政府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鼓励和推进。当前211个组织中还有87个没注册。我们的目标是到2010年翻一番,达到400个完善的组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农村综合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我们已经先行了一步,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这为我市新农村建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标志着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并以此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三、切实加强新时期、新阶段政协工作
最近,中心颁发了中发[2006]5号文件。5号文件有6个方面22条,内涵深刻,意义深远,是指导我们新时期新阶段政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握其精神实质。文件对政协的三个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5号文件提出了加强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推进人民政协事业新发展,强调将政协工作纳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人民政协基层组织建设,以及努力创造全党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等。市委正在认真研究,拿出贯彻措施,切实加强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