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几次带猪肉等慰问品亲临工地慰问群众,并安排全乡机关、乡直各部门的干部职工帮助开山劈石,同甘共苦。愚公移山的精神,通过各级汇报,终于感动了上帝,谢市长带领市有关部门及县政府领导亲临贾庄工地,现场办公,并当场拍板决定,将双泉驻地至邵家背公路列为市长扶贫工程。这一皆大欢喜的决定,代表了全村群众乃至全乡人民的心声。99年下半年,市政府扶持75万元,县政府扶持15万元,乡内自筹60万元,共投资150万元,完成了这条长10公里的沥清路修筑任务。
一项原认为可望不可及的工程结束了,通***的客车随之通到了小山村。很多双泉的群众甚至乡里的领导干部见面就给我伸大拇指,说珠常你为双泉立下了汗马功能。我也为此感到欣慰和自豪。因为几年的心血没有白费,政协委员没白当,前前后后跑市、县、乡,跑县内外达123次,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现在,回过头来来斟酌这两句话颇有味道。为了纪念我外跑付出的劳动,我家电话的号码要了一个7393123,最后三位数就意味着我外跑的次数。
二、面对荒山思开发,注重引进搞示范
贾庄村有着5500亩山场,人均达80多亩,已绿化面积为1900亩,尚有3600亩属于荒山,其中除1000亩花岗石裸岩外,仍有2600亩可开发利用,虽然上级号召利用各种形式开发荒山,可这么大的面积从哪里入手?村里没钱投入,几经发动,老百姓也迟迟不动,无人挑头。究其原因,主要有二条:一是怕山上光栽树没有水,一年白忙是小事,弄不好要把果树都给旱死,连老本都赔上,二是搞水花钱多,投不起,建一个塘坝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集体都拿不出钱来,群众谁能拿出这么多钱来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拉开荒山开发的序幕,必须引进投资者到我村投资开发,给群众搞好示范,干出样子,创出条件来。尽管有此想法,但招商引资却是在大海捞针。98年,在本村一次酒席宴上陪客的偶然机会,与济南的客人交谈时我主动向客人发出了欢迎到我村开发荒山的招引信息,并讲了我们村的优惠政策及环境承诺。济南的客人说他有几个朋友有意到农村搞荒山开发。之后,我按照客人说的,主动上济南与有意开发者接头,通过一接触才发现,有意开发者当初只是个“意”,并没有真正下决心。我想,买卖不成话不到。政协委员这时候就应该发挥协商的作用了。我三番五次紧追不舍上门宣传,并邀请他们到我村实地考察,请进来协商。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先后跑了足够十多次,用他们的话说是贾庄村美丽的山景和邵委员你苦口婆心、坚韧不拔的精神把我们领进了山沟里。
98年冬,我们与济南几家单位的承租开发者签订了邵家背西南峪1500亩荒山,150亩土地,承租期50年的合同。二年来,他们总投资达60多万元,建了二座塘坝,现已库满坝平,蓄水达6万立方米,养鱼三万多尾,植核桃、板栗一万多株,嫁接大枣二万多株,养肉食免、牛、羊、鹅等300多头(只)。最近又投资近30万元,新架设了1.5公里的高低压线路。计划2001年在现有2座塘坝的上游再建4座塘坝,并加高现有塘坝的坝体,使西南一条峪形成阶梯式拦蓄,容水量达到10万立方米以上。除满足他们承租区内150亩果园用水外,还能利用百米落差的优势,加之微滴灌节水工程措施自流灌溉下游200亩土地。同时,汛期上游蓄满库,春冬全村不缺水,可解决十春九旱吃水紧张的一大难题。
三、示范带动作用大,全村脱贫靠开发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