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外地读书的学生有6400多名,占全旗中小学生的三分之一,这些学生多数需要家长陪读,一方面加重了城乡居民教育负担,据初步估算,按每名学生一年在外平均开支6000元计算,一年就需4000多万元;另一方面也影响到家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四是全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由于教育基础设施差、生源流失、升学率低等原因,多数家长对我旗的教育工作信心不足,导致优质学生择校、优秀教师外流、学教建设滞后的恶性循环局面。从深层次分析,我旗教育发展落后,投入不足是主要问题,结构不优是关键问题,质量不高是核心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制约。经济的欠发达导致了教育的落后,教育的落后又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质量不高,人民群众不答应,不满意;教育抓不上去,各级党委、政府就没有尽到责任,各级干部难辞其咎。
我旗是一个欠发达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要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加快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旗,归根结底要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老百姓的教育理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不仅需要免费教育,更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不仅要有学上,更要上好学;不仅需要解决老百姓今天的困难,更需要为老百姓的未来负责。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他们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能否成才,是老百姓当前更为关心的大事。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我旗的教育形势,在充分认识面临诸多困难的同时,更要看到诸多有利条件,走出认识误区,坚定发展信心,把握发展机遇,实现教育振兴。一是要尽快走出认识误区。在优质生源大量流失的情况下,我旗教育仍然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实属不易,这充分说明我们的教师队伍总体上还是好的,旗委、政府是比较满意的,这是我们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可靠力量和坚强保证。二是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强调要把改善民生作为扩内需、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供了良好机遇。三是我旗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势头十分看好,风电、口岸等资源优势日益彰显,一线三区经济带已具规模,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财政形势逐年好转,全旗财政收入达到4.63亿元,财政收入力争达到6.5亿元,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应当成为我们办好教育的动力;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期盼,应当成为我们办好教育的决心和行动。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坚定不移地开创教育发展新突破
(一)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调整为重点,在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条件上有新突破。教育要发展,投入是保证。要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用足用活国家政策,想方设法争取上级教育配套资金。要按照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优先发展民族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依法保证教育经费“两个提高”、“三个增长”,旗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全旗生产总值的比例在力争达到4%。从起,三年内投入资金8000万元,完成旗一中初中部教学楼、综合实验楼、民族幼儿园综合楼、民族学校工程建设及设施配套。全面开展教育资源布局调整,条件成熟后,将二中并入一中,办好完全中学;民族学校建成后,整合蒙中与蒙完小教育资源,办好民族学校;整合旗幼、蒙幼学前教育资源,办好民族幼儿园;完成德岭山镇、石哈河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全旗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努力推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工作关系,严肃工作纪律,合理管理和利用建设资金,绝不允许发生违反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的人和事,确保各项既定任务的顺
来源:https://www.98523.com/fanwen/lingdaojianghua/zhengfulingdaojiangh/201206/169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