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从去年年初开始,旗委、政府一直在筹划隆重召开一次全旗生态治理表彰会议,重点想让大家高度重视生态治理工作,围绕生态治理更好的做好农牧区工作。大家都知道,我们在2002年就提出了“生态立旗”的发展战略,在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全旗上下对农牧区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对生态治理工作重要性有了新的提高。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生态治理工作中的得与失进行总结,并对参与其中的、做出贡献的个人进行肯定和表彰,从而带动全旗社会更多的关心农牧区工作,参与生态治理,使之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行动。刚才,表彰了在生态治理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我代表旗委、人大、政府、政协表示祝贺。我们的老领导苏和等一批老同志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以极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大局意识,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之中,怀着对这块土地的炽热情感和对生态保护的强烈意识,默默付出,辛勤耕耘,为美化我们共有的生存家园作出了表率。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和追求,更是一种境界和信仰,一种胸怀全局、敬畏自然的境界,一种系情于民、造福一方的精神。也完美地体现了阿拉善人民“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坚韧不拨,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我们应以一种崇敬的、感恩的情怀,向他们、向所有为额济纳生态建设出力献策的各界同仁致敬,并从各自岗位出发向他们学习,一同凝聚起建设额济纳的强大合力,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
我讲三点意见。
一、做好“三农三牧”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不论是工业化、城镇化,还是信息化,坚持农牧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这是我们的国情,因为这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农牧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兴旺和发达,关系到城乡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更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尽管我旗农牧业经济在全旗经济总量中占很小的比重,但其地位和作用同样重要。我们有11万多平方公里国土面积,而荒漠化土地占去了我们面积的绝大部分,大多数农牧民在这样一片土地上生产生活,农牧区工作的开展也因为我们的基础条件差而显得难度更大。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面积大、人口少,生活生产的回旋余地大,而且我们的干部群众有着吃苦耐劳、善良朴素的优良品质,这是我们做好“三农三牧”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要将做好农牧区工作的要求体现到做好服务、提高农牧业基础性生产能力上来,重点围绕农牧民持续增收和农牧民生活改善来开展各项工作。近年来,为了更好的改善农牧民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我们实施了“转移搬迁”战略,相当一部分农牧民走出了世世代代生产生活的草牧场到了基础条件较好的城镇地区生产生活,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农牧民还生产生活在荒漠草原上并承担守土戍边的重任。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实施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措施,既要让搬出来的农牧民稳得住、能增收,还要让在原居住地的农牧民条件改善、生活殷实,更要让守土戍边的农牧民生活好、能致富。我想,这是解决农牧业和农村牧区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生态建设的根本所在。
生态建设对于额济纳而言具有特殊的、重要的历史性意义。额济纳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额济纳绿洲是我国西北最为重要的生态屏障。额济纳生态环境状况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额济纳各族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到西北和华北广大地区的生态安全。我们只有珍惜和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才能实现富民强旗的目标,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我们必须要发扬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形成的敬畏天地、爱护万物的那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倾注全部的心血建设好我们的家园,保护好生态。也需要全旗人民传承和发扬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在长期的、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