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关于2011年工作回顾
以来,在盟委、行署和旗委的领导下,旗人民政府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旗各族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坚定信心,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2011年规划目标任务,全旗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11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31亿元,同比增长20.2%,是2005年的3.8倍,年均增长3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1亿元,同比增长4.8%,是2005年的2.1倍,年均增长16.2%;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7.9亿元,同比增长22.3%,是2005年的4.3倍,年均增长33.7%;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2亿元,同比增长25.4%,是2005年的3.6倍,年均增长29.1%;三次产业结构比由“十五”末的6:52:42调整为4:58:38;财政收入完成51088万元,同比增长27.5%,是2005年的3.8倍,年均增长3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3亿元,同比增长33.3%,是2005年的1.3倍,年均增长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完成19684元和9162元,同比分别增长16%和17%,是2005年的2.1倍和2倍,年均增长分别达16.5%和15.6%。期间先后两次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行列,2007年又跨入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百强县市之列。
——农牧业经济稳步发展。农牧业投入力度加大,生产力布局不断优化。确立了生态畜牧业、特色农业和沙产业三个主导产业。积极调整种植、养殖结构,棉花、蜜瓜产业进一步巩固。蔬菜大棚、舍饲养殖初见成效,农牧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期间,建成转移搬迁住房353套、住宅楼180套、商住楼134套;新建舍饲棚圈413座、储草棚170座,配套饲草加工机械400台(套)。2011年牧业年度牲畜存栏89039头(只),比“十五”末减少54561头(只),其中舍饲养殖规模达到6万头(只),比“十五”末增加3万头(只)。农作物总播面积67197亩,其中饲草料4973亩。以来,累计发放农牧民养老金、退牧还草补助金、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农牧业机械购置补贴以及家电、汽车下乡等各类补贴性资金1.36亿元。不断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牧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1个。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强化对农畜产品流通环节监控,确保了农畜产品生产安全。
——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加强资源整合和配置能力,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加快资源转换步伐,大力推进“工业强旗”战略的实施。引进大企业完成了老硐沟金矿改制及资源整合、希热哈达煤矿资源的优化配置、铁路公司以及盛源公司的股权改革和氧化钼深加工技术的攻关,并初见成效。盘活城镇供水、供暖等企业的存量资产,新的运营机制使企业的效益和自主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全旗工业企业数量和产能增加,企业装备和工艺水平得到提高,厂区厂貌建设得以改善。扎实推进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工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期间,招商签约项目15个,落地建设12个,实施了一批黑色和有色金属采选冶炼、非金属采选加工、能源采选加工、精细化工和农产品加工等重点资源深加工项目,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建成年处理5万吨至100万吨级铁矿石选矿项目10个;建成日处理1500吨和2000吨的钼精粉选矿项目2个;建成15万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