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的作用,提高社会对残疾人的救助水平。
(六)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契机,提高残疾人生活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是残疾人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市正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各级民政、社会劳动部门和残联,要把残疾人作为重点保障对象,纳入工作范围,根据残疾人的特殊情况,必须建立健全保障和救助制度,决不能让残疾人贫困交加、无助无望。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必须做好应保尽保,分类施保,不能漏掉一户,不能漏掉一人。市政府残工委办公室、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已经制定了对重度低保残疾人在落实低保待遇的同时增加救助金的办法,各有关部门、各区县必须认真执行,确保落实到位。有农业的区县要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农村每个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负担部分贫困残疾人无力缴纳的,要协调有关部门给予解决。对不能享受低保、无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市政府残工委办公室要协调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养老、医疗保险办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以上6项重点工作,各区县政府、市政府残工委各成员单位,要认真研究,抓紧落实。市政府残工委办公室要在3月底前收集落实情况,向市政府报告。
三、要形成推动残疾人事业长效发展的强大合力。
残疾人工作不是单纯的社会慈善事业,而是一项重要的为民德政工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社会性、综合性。有许多困难和问题靠一个部门的力量难以解决,靠几次活动不能彻底改变残疾人的生存和生活状况,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形成长效扶助
机制。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残工委已经由协调委员会更名为工作委员会,各区县残工委也要完成更名,并及时调整补充组成人员,修订工作委员会和成员单位职责,建立报告制度,实现从协调指导到组织领导职能的转变。要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搞好有关残疾人事业重大决策的推动落实和重大问题的协调解决,搞好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的组织实施,确保残疾人事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各区县要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摆上位置,特别要注重把公共财政、公共服务、社会救助以及社会各项资源向残疾人倾斜,向城乡社区倾斜,使工作更加扎实有效。需要强调的是,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纳税人的血汗钱,是残疾人的救命钱,必须收好、管好、用好,确保用在残疾人就业及相关事业上,任何部门、任何单位既不能随意占用、挪用,也不能压住不用。
(二)要建立长效发展机制。残疾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收到实实在在效果,必须避免短期性、随意性和临时性,绝不能时紧时松。要合力构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强化资金投入机制、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社会扶残助残机制的同时,不断完善残疾人生活保障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法规政策体系,使之制度化、具体化、规范化,形成有效的法制机制。要规划建设和管理好无障碍设施和残疾人服务设施,积极推进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维权等工作向纵深开展,形成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机制。要及时了解残疾人的生存及生活状况,掌握动态情况,充分利用二次残调数据资料,及时做好监测预报,形成残疾人情况的监测机制。
(三)要抓好工作推动落实。今年,我市残疾人工作需要推动的大事很多,难事不少。各区县、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强化责任主体,分解落实任务,排出工作进度,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解决重大问题和瓶颈问题,确保残疾人事业顺利推进。要抓紧做好落实我市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一五”发展纲要》总体实施方案工作,制定好具体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要搞好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验收达标等重点工作,巩固发展创建成果;全面落实我市为残疾人办的20件实事,使广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