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全面实施慈善事业发展规划,大力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慈善活动,利用高收入阶层的自愿捐献,来援助低收入阶层特别是社会困难群体和生活不幸者,把我市慈善事业做大做强。各区县要推动街道和乡镇发展慈善组织,普遍建立社会捐助接受站点,形成覆盖全市城乡的慈善组织网络。要深入开展专项和经常性捐赠活动,建立长效募捐机制,加强社会捐赠管理,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要大力培育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提升公众慈善意识,打造慈善救助品牌,在全社会树立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的良好风尚,形成政府支持、社会举办、公众参与的慈善事业发展局面。
二、加强城乡社区建设,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广大群众生活的主要空间。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创建新型的管理与服务体制,让更多的公共产品和社会资源向城乡社区倾斜,使城乡社区两大平台充满生机活力,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对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城乡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是我们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我市社区建设的工作目标是:年,50%的区县达到示范标准;到年,80%的区县达到示范标准,社区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这是一个很高的目标、很重的任务,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强力推动。
城市社区建设要取得新成效。目前,全市已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工作格局,社区面貌大为改观,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但是,按照建设和谐社区的要求和去年全市社区工作会议部署的任务,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设施建设不到位、服务质量不够高、建设特色不突出的问题。今年,要在3个方面下大功夫:一是公共服务设施要到位。以政府主导增加公共服务产品,以市场化运作提供准公共服务产品,以完整的公共服务体系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加快建设服务型社区,是今后社区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提出了加强社区公共环境服务、加强社区生活保障性商业服务、加强社区就业服务等8个方面的任务,既是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更是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共产品的配置,都是实打实、硬碰硬的任务,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全部落实。综合整修旧楼区的任务,今年要全部完成,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要积极推进,填平补齐,努力做到老账抓紧还清,新账不再出现。二是整体服务质量要提高。社区服务涉及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居民最希望的事做起,最关心的事抓起,最急迫的事干起。凡是能够办、应该办的,要积极主动、不打折扣去办;暂时有困难的,要不等不靠,创造条件积极去办。要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打破部门和区域界限,整合信息网络资源,将专项信息化建设延伸到街道社区,形成覆盖市、区、街道和社区居委会的四级信息网络体系,为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提供技术支撑,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不断提高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三是社区建设特色要突出。社区情况不尽相同,居民需求千差万别,推进社区建设必须求同存异、讲求特色,不能搞一刀切。特色的核心就是符合实际、具有品位、与众不同。要根据社区规模、人员结构、资源秉赋、服务设施、周边环境等实际,因地制宜进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各项活动的开展,有效满足居民的现实需求,形成社区的独特风格,打造具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社区品牌,力求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农村社区建设要实现新突破。我市有3800多个建制村,农业人口376.9万、占全市总人口的40%。随着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