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关系国家经济安全,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责任重大,使命艰巨。多年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大干部职工在总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技兴检、人才强检、从严治检,忠于职守,严格把关,积极创新,主动服务,埋头苦干,不事声张,各项工作走在了全系统的前列。战斗在第一线的同志们,不辱国家使命,热情服务地方,为把好国门、促进发展付出了极为艰苦的努力,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展示了国门卫士的风采。多年来,检验检疫事业与经济同步发展,倾注着检验检疫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心血,凝结着在座各位同志拼搏奋斗的汗水,大家的功劳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当前,正处于新的上升期,“三五八十”积聚的能量不断释放,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带来的机遇正在凸显,新的城市定位形成的功能日益完善。随着入世后过渡期的结束以及经济地位与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检验检疫系统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面临的要求越来越严,社会的期望越来越高,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充分认清形势,切实履行好职责,争取有更大作为,是大家的共识。借此机会,我提3点希望:
(一)在服务改革开放大局上取得新进展。紧贴中心、服务大局,既是工作要求,也是政治任务。服务大局,关键是要解决阻碍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化解影响全局的深层次矛盾,破除制约发展的瓶颈因素。不仅要从局部的、具体的工作环节抓起,更要从全局的、宏观的战略层面考虑,努力形成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检验检疫系统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肩负着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光荣使命,应该在这方面多做文章,狠下功夫。要着力推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这是一个牵动全局的大战略,也是影响深远的大举措。从一定意义上讲,服从服务于新区开发开放,就是当前的大局,是最重的任务,是政治上清醒、工作上成熟的具体体现。我们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为推进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 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 国家质检总局提出了“深度改革、全面创新”的20项支持意见,检验检疫局拿出了10条具体措施。这些新思路、新措施、新机制符合国务院的精神,都是实打实、硬碰硬的,对提升滨海新区的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滨海新区是先进制造业的密集区,是全市改革开放的标志区,也是检验检疫工作创新的“试验区”,我们的服务力度影响着开发开放的深度。因此,要把这些政策措施进一步具体化,一项一项的研究,一条一条的落实,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尽早发挥应有的作用。要着力带动周边省市对外开放。发挥滨海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环渤海地区的加快发展,这是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口岸拥有广阔的腹地,具有较强的经济辐射功能。目前,全国各地有3万多家企业在口岸办理进出口货物,在港进出口货物中,有70%是外省市的,集装箱运量60%以上来自“三北”地区。北京进出口值的10%、河北进出口值的76%、进出口值的73%、内蒙进出口值的45%是通过口岸实现的。因此,把好口岸这一对外开放门户,对建设好我国北方经济中心,增强环渤海区域的集散辐射功能,推动区域同举并兴、协调共进至关重要。我们要从全国一盘棋的高度来审视口岸的检验检疫工作,看长远、算大账,从大处着眼,从关键入手,落实区域协作机制,延伸把关服务范围,努力做到整体联动、互利共赢,实现我市与腹地省市外向型经济的良性互动。要着力推动全市整体扩大开放。18个区县整体发展,才称得上是和谐发展。随着开放带动战略的纵深推进和区县经济的蓬勃兴起,各区县的进出口业务不断增多,商品鉴定、疫情检测、卫生检验等任务会越来越重。 目前,全市外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