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人员爆满,城镇退役士兵指令性安置举步维艰;农村五保户的集中供养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大胆探索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民政部门是政府的重要部门,要肩负时代赋予的光荣职责,广大民政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构建和谐的社会”这一重任扛在肩上,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新的举措,努力探索民政事业的新发展,谋求民政工作的新突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三、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强化素质
民政部门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部门,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自身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县乡镇两级民政部门一定要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努力的高民政队伍的自身建设。
(一)转变职能,依法行政。民政工作社会化是新时期民政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政部门的职责越来越多,民政人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这就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转变职能,跳出“小民政”的圈子,树立“大民政”的理念,建立社会参与的管理机制,打造社会参与的平台,实现管理方式由大包大揽向社会化、科学化、规范化转变,实现管制型行政向服务型行政转变,实现行政推动向政策引导转变。同时要从过去计划经济时期以权施政的工作方法当中解脱出来,变权字当头为职能优先,变长官意识为依法行政,变权大于法为以法治权,建立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强化依法行政意识,逐步建立依法行政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民政工作效率。
(二)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民政工作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而且大多是困难的群众,救灾救济、优抚安置、村民自治、五保、低保、老年工作无不同人民群众打交道,高高在上、指手划足、发号施令,都有悖于“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的。因此,各级民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执政为民,丰富为民感情,躬行为民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时刻把群众急、难、盼、愿挂在心上,真心实意地办好群众需要办的事,巩固和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夯实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基础。
(三)从严治政、反腐倡廉。改进作风的关键在于从严治政、反腐倡廉,建立务实、廉洁高效的民政队伍。各级民政部门一定要按“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觉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维护民政干部队伍的形象。民政经费是“救命钱”,是高压钱,必须专款专用,不能挪作他用,民政行政的权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服务人民,决不能用来以权谋私,望同志们警钟长鸣,永葆冰清玉洁的本色。
同志们,今年的民政工作很多,担子很重,我相信,有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关怀,有各部门的配合与支持,有在座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实现全县民政事业跨越式发展,一定大有希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