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工作,构建科学合理的市域城镇体系和村镇规划体系。统筹推进城市、城镇和农村发展,集中力量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巩固提升县城集聚带动能力,有计划地培育区域性重点中心镇,稳步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加快形成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功能分区合理的城乡一体化框架。对于中心城市,重点围绕功能完善、内涵提升、人气商气集聚,着力推进总投资327亿元的七个方面80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年内确保完成投资130亿元。一是滨水景观营造工程。举全市之力建设湖滨新城,确保省第七届园博会园博园完成总工程量的80%以上;千方百计加快中心城市水系沟通工程建设,力争五年任务三年完成。二是危旧片区改造工程。全年市区新建拆迁安置房不低于150万平方米,幸福社区一期350亩危旧片区改造确保一季度启动。三是城市客厅靓装工程。全面推进宝龙城市广场、金鹰天地广场暨国际购物中心、金田国际广场、中豪国际广场建设,加快形成城市中心区黄河四号桥至项王桥段城市地标群。四是历史街区修复工程。精心组织*“1897”、区府广场古城墙保护、酒文化博物馆等工程建设,打造最具*地域特色和人文景观的历史文化街区。五是迎宾门户拓展工程。重点实施开发区大道景观优化、环城西路道路优化及景观绿化提升等工程。六是基础功能提升工程。全面加快市区水、电、气、路、管网及文体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基础支撑。七是交通网络完善工程。重点推进宿新高速、省道245、249等高等级公路建设和改造,做好宿淮铁路工程的协调服务工作,加快京杭运河*中心港物流枢纽水运工程建设,构建公铁水一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沭阳、*、*三个县城也要超前谋划和推进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把省市重点中心镇作为小城市打造,在产业布点及社会事业资源配置上予以倾斜,吸引周边地区农民就业落户。积极探索农民原居住用地的退出补偿机制,通过集中投入、连续投入,加快集中居住区服务设施配套,促进建新与拆旧衔接推进,新房入住与老宅置换同步落实,确保年内具备入住条件的集中居住区入住率达60%以上、老宅基置换率达80%。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围绕“低碳*”建设目标,全面启动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集中力量加快以污水处理厂为重点的减排工程建设,全年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16.75万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不折不扣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深入推进城乡绿化,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环境优美乡镇、村庄创建,优化城乡发展环境。
(五)坚持不懈深化改革创新,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增添新动力。以区域协调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抓手,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难题问题。积极稳妥地实施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巩固落实向四区下放职权的有关规定,深入实施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招投标监管机制,全面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确保权力依法规范高效行使。强化财政收入监管,深化预算管理和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开展财政资金绩效评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力争取股份制银行来宿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农合行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加快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组建步伐,提升担保机构总体实力,全年确保新增贷款200亿元。继续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年底前市级五大投融资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150亿元、融资总额超过30亿元。实施差别化供地政策,将用地计划向技术含量高、产出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倾斜,重点保障工业大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工程等用地需求。加快“万顷良田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城乡挂钩置换周转指标,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