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示范市”,把*打造成为苏南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最佳集聚区。大力支持*、双沟两大酒业园区建设,每个县(区)重点培育3—5个乡镇工业集中区,构建产业集聚发展新平台。继续强化经济运行调节,持续开展“千名干部帮千企”活动,完善落实鼓励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做好煤电油运调度和生产要素保障,促进企业效益持续好转。增加新型工业化产业引导资金安排,全市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并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品牌优化资金投向,支持重点企业加快发展,促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二)坚持不懈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高效规模农业新优势。坚持龙头带动、科技引领、流通支撑,不断提升高效农业发展规模和档次,全年确保新增高效农业40万亩、高效渔业15万亩,其中新发展设施农业20万亩。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全力招引国内外知名的“农”字号企业落户,每个县(区)确保引进1个投资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项目,全年农业招商项目到位资金40亿元。加强土地流转有形市场规范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年内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新增入社农户10万户以上,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45万亩。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整合打包的方式向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倾斜。支持市农科院发挥棉花品种创新等科研优势,加快“运河湾科研基地”建设,打造全省一流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国内领先的国家级棉花育种科研基地。以荷兰绿港、瑞克斯旺等项目为抓手,加大种苗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研发推广力度,把*培育成为重要的种苗“三新”示范基地。加强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每个县(区)年内都要建成1个交易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年交易额1亿元以上的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积极借助*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会展平台,促进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与市内外的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合作对接,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
(三)坚持不懈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扩大消费需求新空间。围绕更好地服务生产、拉动消费,加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20亿元,增长15%以上。加快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组织实施好*软件园二期、三期,*服务外包产业园大型呼叫中心、电子商务中心、数据备份中心和软件孵化器的建设,加快推进京东商城(*)信息科技园、经纬服务外包产业园呼叫中心等重点项目,全年新增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100家,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亿元。保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增加普通优质商品房的有效供给,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全年新建商品房650万平方米。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开发区物流园、粮食物流中心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培育2家以上具有区域辐射功能的物流基地和5家以上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条件成熟的农村地区建设客货兼顾的道路运输场站。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加强洪泽湖湿地公园、苏北花卉生态旅游园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以市湖滨新城为主体组建旅游开发投资公司,整体推进骆马湖水上旅游开发,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旅游品牌。研究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健全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发展新型业态,培育消费热点,促进市场繁荣,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积极拓展外需市场,重点扶持出口实绩明显、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7亿美元、增长15%以上。
(四)坚持不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统筹做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在搞好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的基础上,全面启动新一轮小城镇规划修编,完成所有规划确定的农村集中居住区详细规划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