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持平常心:
这些年,当官者翻身落马之事不绝于耳,追溯其迈向腐败第一步的动因,想不到竟然许多都缘于心态的失衡。
近日,翻阅案头资料,盐城市原人大主任祁崇岳,因出差北京受到冷遇,顿时心态失衡,感叹“当官没有钱,不如个体户”,从此利用职权捞钱,结果东窗事发。宿迁市原副市长黄登仁,任县委书记时因未能及时升迁,心理失衡,萌生不谋仕途谋“钱”途的念头,大搞权钱交易,致使锒铛入狱。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原局长罗鉴宇、江苏省建设厅原厅长徐其耀等人,跌入犯罪泥坑,起初皆因仕途失意心理失衡,“一失足而致千古恨”……
如此看来,当官者能否保持一种平常心,实在非同小可。由于心态失衡,一些人常常会干出身败名裂的蠢事,甚至连身家性命也要搭上。何为平常心?即平常人之心态,普通布衣百姓的心理。老百姓有何心理?不求非份之想,只求顺其自然,辛勤劳作走富路,安份守纪做个人,平平安安过日子,知足常乐享天年。老百姓的这种平静自然坦荡心态,确实是为官者需要学习和把握的。
保持平常心,有利于正确对待自己。分析落马者的失衡心理,多由位子问题引发。凭实而论,这些人中不乏能者,然而,取得了一些成绩后,却不能正确对待自己。总认为自己了不起,大有离开自己地球不转之感,一旦未能及时升迁,就迁怒组织,认为对己不公,似乎受了天大的委屈,转而寻求心理平衡,走向极端,终致后悔莫及。倘若能拥有一颗平常心,意识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天下能人比比皆是,自己能做到的别人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认识到自己能够走上领导岗位,离不开组织上的关心、爱护和同志们的帮助、支持,取得一点成绩也是各方面支持配合的结果,丝毫不值得骄傲自满,更不能向组织上讨价还价,如此,就会坦然对待个人的名誉与地位,善待手中的权力,始终如一地坚持为人民谋利益。
保持平常心,有利于正确对待金钱。当官就要发财,这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腐朽观念,“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纵观历史上诸多贪官的劣迹,多与这种观念的影响密不可分。然而,时代在变,“官”念也在变,想当官就别想发财,要发财就不要当官,中国共产党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心态失衡,必然想方设法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最终难免跌入犯罪的深渊。如能以平常之心对待,虽说当官发不了财,扪心自问,党和政府近些年想方设法提高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关心群众生活,何况领导干部的工资待遇和生活水平还远在普通群众之上,相比之下,老百姓尚能知足长乐,作为人民公仆为何不能与人民同甘共苦呢?有此心态,就不会铤而走险,栽在金钱的脚下。
保持平常心,有利于正确对待人生。人生在世,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如果明说,给谁百万金钱,让他过一夜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而以永失自由或丧失生命为代价,谁干?除非头脑有问题,是没有人愿意作这样的交换,因为用生命去赌取这瞬间的潇洒实在不值得。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屡有当权者干出此类蠢事,为了追求金钱、美女,获得人生的一时痛快,竟不顾名誉尊严及法律的威严,到头来身陷囹圄,失去自由,后悔晚矣。如果能以平静的心态对待,认识到当官只是一时,做人才是一辈子的事,就不必为一时的小利而失大义,毁了终身。司马光说过,官场当清、勤、慎,封建社会的官员尚且知道如此,何况我们共产党人呢?谨慎为官,勤政为民,心安理得,无愧无悔,人生岂不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