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摆上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今天市政府已经与各县(市、区)、相关部门单位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十一五”节能降耗的总目标和到20*年底的阶段目标,今后要按年度层层分解,各县(市、区)、开发区(园区)要把目标具体落实到每一个重点用能单位,使每一个地方和单位都有明确的节能降耗任务。要实行能耗目标考核责任制度,由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并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管理,纳入干部政绩考核范围。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能耗下降目标执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建立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指标公报制度。从今年开始,定期公布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单位gdp电力消费量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四项指标。对完不成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的地方和单位,要加强督促,并采取约束性措施,确保“十一五”节能目标落到实处。
(二)着力创新机制,强化政策引导。用能单位是节能降耗的主体,推进节能降耗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主要是营造有利于节能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加强政策导向和信息引导。一是积极推进能源价格机制改革。探索建立反映能源供求状况和体现能源稀缺程度、促进节能的价格形成机制。认真执行上级对超过限额标准的耗能实施累进加价的政策。最近,国家发改委已出台《关于完善差别电价政策的意见》,该《意见》大幅度提高了淘汰类高能耗企业电价,今后三年内要将淘汰类企业电价提高50%左右,加价标准从现行每千瓦时5分钱提高到2角钱。目标就是让落后的高耗能企业不堪重负,自动出局。二是加快节能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扶持社会节能中介服务机构,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等节能中介服务机制,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促进节能产业化。三是采取更有力的节能激励政策。制定并实施能源中长期专项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对能源开发与节约的引导作用;完善并落实对节能的财税优惠政策,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产品,支持节能技术设备的推广应用和节能技术的产业化,建立长效节能促进机制。
(三)健全统计网络,严格节能执法。各县(市、区)政府要高度重视本地区能源利用统计工作,政府统计部门要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加强能源统计队伍建设和基础培训,完善能源利用统计体系。各县(市、区)均应建立能源利用监察(监测)机构,依法开展节能执法和监察(监测),强化本地区节能降耗工作。企业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配备能管员,年耗能3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和单位要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加强能源计量基础管理,依法定期向各级统计部门和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如实上报能源利用情况。要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节能法律法规,加强能源执法体系建设,依法强化节能监管措施,促使用能单位增强依法用能意识,自觉依法用能。
(四)政府带头节能,全社会共同行动。各级政府机关要率先垂范,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努力成为全社会节能的表率。要以节电、节油为重点,通过内部绩效考核等办法,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抓好办公楼空调、照明系统改造和公务车节能,努力降低机关用电总量。切实执行政府节能目录采购,优先选购节能产品、节能技术、节能材料。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性和广泛性,要求我们必须动员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动节能降耗工作。新闻媒体和有关社会团体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结合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节能宣传,增强全民能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引导大家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使节能变为公民的自觉行为。对那些严重浪费能源的人和事,要进行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