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工作
(一)要立足增量抓优化。我市人均能耗不高,能源消费总量不大,注入优质增量,是降低我市能耗强度的最有效途径。
一要切实转变招商方式,提高招商项目质量。招商方式决定项目质量,进而影响未来经济增长方式。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从培育产业集群出发,进一步突出和强化产业招商,着力“拉长”和“加宽”现有产业的产业链,着力发展技术密集型、都市型产业,在增量发展中调优结构,降低工业能耗强度。在制度保障上,要坚持、巩固和完善工业项目决策咨询服务协调制度,把好项目落地关,严格控制新上高能耗、低效益项目,并探索建立新引进重大用能项目的能源使用评价和技术水平评价制度,提高高耗能项目的准入条件,对符合国家和省有关产业政策,但年耗能超过3000吨标煤和年用电量超过300万千瓦时的新建项目,必须开展节能评价,项目达不到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的,不得审批、核准。
二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服务业能耗低、带动力强、对就业和地方财政的贡献大。我市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要按照全市服务业大会的要求,深入实施服务业规划,落实相关政策,大力发展商贸、旅游、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把物流业的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来抓,积极推进运输行业的市场化、网络化、组织化,加快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通过运力结构调整、大吨位货车的推广,发展公共交通与现代物流集约配送,推进运输市场化、网络化、组织化建设,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能耗。
(二)着眼存量抓改造。存量的改造提升,是节能降耗中不可忽缺的重要一环。
一要切实加强节能管理。管理不善是当前能源利用率不高的重要原因,通过加强管理节约能源的潜力很大。要分区域、领域和行业定期公布重点用能单位名单和能源利用状况。重点用能单位要实施能源系统优化设计、技术改造和管理改进,提高集成用能水平和系统运行效率;建立完善用能管理和工作责任制度,努力做到“增产不增能、扩建不扩能、增能靠节能”。有关部门要依法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监察和能源审计,并加强面上基础管理,抓好商业和民用节能。
二要切实抓好节能技术的开发、引进和推广。要把节能技术开发作为政府科技投入的重点,进一步加大对节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开发、引进和推广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行业链接技术;工业废弃物特别是大宗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工业废水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城市中水回用技术;废旧产品和物资的回收及再生利用技术;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与处理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安全利用与替代技术、危险废弃物安全利用与处置技术、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以及其他先进适用的循环经济技术。
三要切实加大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力度。对建材、化工、造纸等高能耗产业中的落后生产能力,要实行有步骤地关、停、改。今年全市要确保完成淘汰20条水泥机立窑的任务;明年底要关闭所有水泥机立窑、小煤矿,关停和淘汰50%的粘土砖瓦窑;“十一五”期末要淘汰所有不符合能耗标准的高能耗在役机电通用设备及装置。要分期分批拆除现有集中供热有效范围内的工业锅炉和生活锅炉,扩大集中供热范围,逐步改造运行效率低于设备规定值85%以下的中小型锅炉。
四要切实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大力发展节能、节地、节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