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区率先在全市推行政务评议监督员和阳光拆迁监督员制度,邛崃市40余个市级部门和乡镇负责人在电视上公开作出优质服务承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三、提高质量,完善服务
在下一步工作中,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既定部署,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的行政能力。
一是进一步规范管理体制。这是高质量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要闯过去的关口。一是要克服管理盲点。有了盲点空白,事情没人抓,就没有效率,等于零。比如,在城乡环境管理的问题上,一些城郊结合部的脏乱差,群众反映强烈,追究起来又难以找到责任主体,非得要上面点名批评了,新闻媒体曝光了,才去突击整治一下,甚至过不了多长时间又回潮反弹。类似这种紧一阵松一阵的管法,就是管理责任上缺位,长效管理上落空。
已有不少现象表明我们有的部门职责管理体制还没理顺,存在着不少管理上的空白和盲点。切实解决这些问题,重要的有三条:一要打破条块利益阻隔,优化组织结构;二要整合规范机构职能,理顺职责分工;三要合理界定层级事权,实行权利责任对等。尤其是要适应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衔接城乡环境管理,统一城乡社区管理,联通城乡交通管理,协调城乡治安管理,加快城市管理向农村延伸,提升公共管理对城乡的有效覆盖。
二是要克服重复执法问题。10月下旬,在全市食品行业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进行随机测评,对有关部门执法能力反映好的占五分之一左右,差的也占五分之一左右,这反映了企业对执法工作还有不满意的地方。切实解决这些问题,要从体制上杜绝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做到行政执法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管理有效,合理合法,坚决克服有法不依、滥用职权的现象。
三是要精简审批事项。精简的含义,就是该审的一定要审;不该审的不审;可审可不审的,不审或下放审批。尽管我市进行了#次集中清理,但审批事项和时限还大有压缩的空间。一方面,要进行再清理,已经取消的绝不能搞变相审批;另一方面,要突破常规,具备条件的部门可以将审批事项下放到承办处室和窗口,多个处室审批事项的相关工作可以归口到一个处室负责;再一方面,对改变管理方式的审批项目,积极稳妥地交给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自律管理。同时,要实现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不能留下任何影子,依法规范市场中介组织。
四是要强化投资监管。去年,全市完成了审计项目924个,查出各类违纪违规资金55.7亿元,通报了9起典型招投标违规问题的处理情况,有的高估冒算,高价中标;有的工程后续监管失控,一再突破预算,超出几千万。要找准问题症结,强化三个完善:即完善政府投资制衡机制,强化有关职能部门对政府投资管理的相互监督;完善重大项目稽察制度,强化对跑冒漏滴的防范,做到发现得早、控制得住、查处得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强化全过程监管。对于政府投资项目,关键是要落实投建管三分离制度,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规范工程招标市场和中介机构行为。
二是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这方面还大有改进之处。
一是要完善服务平台。尤其是对政务中心、电子政务、公众网络三位一体的服务平台要做完善,看看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是不是都进去了;多个部门联办的许可服务事项是不是都进去了;可即时办结的事项是不是都进去了;办事流水线必须的环节是不是都进去了;应当公开的资料信息是不是都进去了;各级政务服务网络、联动系统是不是都进去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