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查找不足,改进工作
虽然全市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
一是思想认识上的差距。部分公务人员在思想上还没有把这项工作与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没有充分理解这项工作对提升政务服务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的重要功能,工作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
二是推进工作上的差距。部分工作成效还不够明显,对规范和简化审批流程下功夫不够,对流程优化重视不足,行政运行成本较高,强化事前服务和事后监管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一些部门和中介组织脱钩还不彻底,存在藕断丝不断、搭便车的现象;工作的动力机制和长效机制未完全建立,群众参与和互动途径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上下互动合力。
三是服务细节上的差距。规范和优质的服务标准还没有贯穿到工作的每一个步骤之中,部门内的无缝对接和部门之间的整体联动还没有完全实现;一些工作中还存在环节遗漏、流程挂空、责任不明晰的情况。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向纵深发展研究不够,工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受到制约。
四是政风建设上的差距。有的工作人员为群众服务热情周到还不够、甚至态度生硬;工作纪律执行还有不到位的地方,一些执法程序还不够透明和人性化,有的工作还比较简单粗暴。对这些问题,要高度重视,切实解决。
二、肯定成绩,巩固成效
一是推进了依法行政。*市实施行政执法人员计分管理扣分制度;大邑县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实行财政综合预算,执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严格实行会计委派;武侯区努力打造规范机关、阳光机关、服务机关、责任机关、满意机关;市药监局加强事前服务,办理的522件审批申请中,无一件因为不达标而造成投资失败或受到行政处罚。
二是创新了服务方式。*区探索推行社会事务同区审批;市委组织部导入质量管理体系;金牛区建立政府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高新区实行五星级标准服务体系;青羊区将工业园区交由企业来建设和招商;青白江区建立投资企业全程代理服务制度;温江区提前介入并全程为企业建设项目服好务;新津县建立投资者服务中心、民营企业投诉中心;市计委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及时信息和追踪服务。
三是健全了政务服务网络。目前,全市有16个区(市)县和*高新区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并投入运行;加强了街道、乡镇服务中心建设,推行社区(村)代办服务。金堂县在乡镇推行“两固定一流动、无障碍服务”模式;蒲江县建立流动服务队,变“群众跑”为“干部跑”。
四是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城市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联动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郫县建立城乡一体化信息服务站;*市设立爱心小超市为扶贫对象提供救助;双流县开设农牧110热线全天候为农民服务;彭州市推行村级和谐家庭档案服务管理模式;龙泉驿区把为民办实事目标细化落实到乡镇;市残联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市外经局提前介入外资重大项目,为投资者提供星级服务。
五是延伸了服务领域。新都区把服务理念、服务标准向医疗卫生、水电气等公用事业单位延伸;市经委建立政企对话沟通制度;市地税局开展税务质疑约谈;市政务服务中心、市信息办推进前后协同和上下协同工作,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的42个部门和16个区(市)县政务服务中心,基本完成电子政务外网的统一接入工作,实现了互联互通。
六是完善了公众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