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舍维修改造等取得明显进展;农民群众用水难、用电难、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整治,村容村貌有明显改变;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宏伟目标。
(二)开展“部门帮村、党员帮户”结对帮扶工作要紧密结合当前农村工作实际
1.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抓好与“发展增收”的结合。开展帮扶工作,必须始终把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作为第一任务来抓。要围绕帮助群众找准发展经济的路子,引进发展项目,开辟致富门路,培育致富产业。
加快“发展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更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和矛盾的基础。
2.要围绕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抓好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结合。一是把提高执政能力作为重点。
结合新形势下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深化农村改革,帮助指导建立规范高效的农村管理体制,优化村级领导班子结构,把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村级领导班子,提高村级领导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把实现科学发展作为目标。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应注重培育狠抓发展的魄力、善抓发展的能力、抢抓发展的活力,既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又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既增加集体实力,又不增加村级债务和农民负担。三是要着力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好办公活动场所,尽可能提供活动经费,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服务功能。
3.要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抓好与尊重农民、服务农民的结合。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在结对帮扶工作中要真正从农民的需要出发,从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入手,求真务实,一心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要真心实意地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善于发现并推广来自农民的创意和经验。要积极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促进村务公开,紧紧依靠和充分发挥农民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建设新农村。同时,既要通过加快建设,加快发展,打好物质基础;也要通过激活农村的生产要素,激发农民的创造性和热情,以各种形式吸引和组织广大农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来。
三、精心组织,加强领导,确保全市“部门帮村、党员帮户”结对帮扶工作取得实效(一)高度重视,制定规划,落实措施
开展“部门帮村、党员帮户”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部门各单位要了解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确定帮扶内容,明确近期和中长期帮扶目标,落实好工作措施,选派工作作风好、能力强,熟悉、热爱农村工作的干部进村做好联系指导工作。被帮扶的县(市、区)要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被帮扶的县(市、区)、乡、村不要错误理解帮扶的含义,要切实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
(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部门帮村、党员帮户”工作涉及部门多、工作难度大、时间跨度长。全市的结对帮扶工作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分工负责,共同做好相关组织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帮扶村调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带头搞好贫困户的帮扶。被帮扶的县(市、区)既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重要措施来落实,也应纳入本地区全局工作来考虑,形成上下联动、左右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