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主动性
(一)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是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密切干群关系的需要
应该看到,目前农村党群关系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最本质的联系是利益联系,它的核心功能其实是农民的利益维护、利益表达和利益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已经不再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直接代表群众利益,不再统一管理群众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收益分配,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手段功能的实现途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变化与发展逐渐缩小,农民对基层党组织的依赖程度大大下降。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使党组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员怎样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这值得我们认真去探索。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既是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大势所趋,也是目前农业和农村的现实要求;既是贯彻中央的战略决策所需,也是我市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所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在我国漫长的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农村为城市提供积累、农民为国家提供积累,重要生产要素配置向工业倾斜、向城市倾斜成了相当长一个时期的政策选择。
几十年下来,造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经济的巨大反差。
我市的各项经济指标尽管在全省位居前列,但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我们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差、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等矛盾比较突出,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与先进发达地区差距较大。东西部收入差距大,城乡差距大,农村教育支出大,农民没有必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少农民存在“看病难”问题等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只有正确认识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好农村建设,加快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才能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发展,才能有全局意义上的社会和谐稳定。
(三)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是促进机关转变作风,加强部门自身建设的需要
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绝不是一项附加任务,而是推进部门单位作风转变、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央明确提出要动员“一切积极力量”广泛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里的“一切积极力量”,既指党的各级组织的力量、各级政府的力量,也指全社会的力量。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各部门单位主动联系镇村,帮扶贫困党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应该长期坚持下去。“结对子”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联系部门单位与农村基层群众的桥梁纽带。开展结对帮扶,首先是结对,核心是帮扶。各部门单位的党员通过参与帮扶工作将会进一步了解社情民意,进一步体会到农业的艰难、农村的艰苦、农民的艰辛,从而进一步增强在本职工作上服务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我们通过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最直接、最有效地把机关与基层、党员干部与农民群众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对转变干部作风,使我们工作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人民群众有着重要意义。
二、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扎实搞好结对帮扶工作
(一)开展“部门帮村、党员帮户”结对帮扶工作要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按照省委、市委要求,全市“部门帮村、党员帮户”工作从今年初开始,到20* 年底完成第一轮任务。各部门单位要围绕这一总体安排,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通过部门帮扶和被帮扶村自身的努力,力争使被帮扶村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乡村道路、文化室、卫生室和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