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保障支出的任务更重,对财税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把拓展财源放在第一位,加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行业的税源组织,强化税源控管体系, 依法加强征管,严厉打击偷逃骗税行为,做到应收尽收。要积极推进财税资源优化重组,引导企业实施二、三产业分离,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认真落实增值税转型等一系列税制改革政策,把国家出台的各项税收减免政策及时执行到位。要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推进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经营等项改革,大力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按预算安排支出,不搞临时预算,集中财力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集中财力加大对农村农业、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投入。要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按照上级要求,今年对公务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等支出实行零增长。各乡镇、各部门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强化成本意识、费用意识,力求节约,讲究效益,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二是做好金融工作。要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对民生工程、“三农”、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等扩大内需的信贷支持,保障贷款增幅有新增长。要继续完善激励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把更多的信贷投向我县。加快建立健全贷款担保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扩大现有担保公司规模,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规范发展民间融资。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建设,严厉打击不讲信用的行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八)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民生质量。要把高度关注群众冷暖安危,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加快发展的基础保障。
一是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今年将是近年来就业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各乡镇、各部门都要认真研究对策,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扩大就业岗位,着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就业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援助工作,抓好“三支一扶”计划和“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实施,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广开就业门路,积极扶持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强技能培训和有组织劳务输出,年内新增城镇就业83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8万人,再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5300人,就业扶持小额担保贷款100万元以上。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年新增各类社会保险1.15万人,完成各类保费征缴1.2亿元,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和每人每年1000元,城乡大病救助标准分别提高到6000元和5000元。健全五保供养制度,五保集中供养率两年内达到80%。巩固和完善新农合制度,扩大就医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农民参合率达到97%以上。当前,春节临近,各乡镇、各部门要把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活作为重要事务,搞好救济救助,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确保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不受冻,都能过一个充裕、幸福的春节。
二是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要把教育事业放到更加优先的位置,完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搞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实施“两热一暖一改”试点,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完善教师补充机制,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进一步发展文体事业和旅游产业,抓好仿山开发、左山文化园、冉子文化园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抓住省直接补贴的机遇,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标准化农家书屋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推广数字电视,组织好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活动。大力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