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筋,做到不怕丢权、不留死角、不留后手,进行全面清理,将公开范围扩大到事业服务职能。三是强化目标管理,把公开透明和效能建设列入今年对各科室单位的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作为共性目标,凡是未完成此项工作的在总分值中扣减10分,使此项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形成综合效应。
(二)严格清理,全面公开。一是根据《劳动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依法进行清理。二是按照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的职能和行政权力设定部门的批准手续对照清理。三是按照机关效能建设的有关规定清理。采取由下向上清理,由上向下审核的原则,共清理出对外事项124项,对内管理24项,清理出职能不到位2项。四是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根据行政权力、项目特点,采取科室内部上墙、局内公开栏、明白卡、办事指南、当面告知、网络公开、报刊宣传、对外发布公告等多种有效形式进行公开,确保社会及服务对象及时知晓。向社会公开的124项,全部在*劳动保障网、劳动保障服务大厅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上公开,向社会发布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政权力与服务事项公开透明公告第1、2、3号1800份,印制《行政权力与服务职能公开告知》姊妹册1650本,有76项事项印制了明白卡92300份,小册子10000册, 74项上墙公开,制作公开事项及业务流程牌62个。
(三)加强过程控制,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加强督导检查。在对全部事项进行督查的基础上,采取专项抽查、检查或暗访的形式,强化督导。4月11日、5月13日,对局内行政单位及事业单位的公开情况和效能建设情况进行了检查,提出整改意见18条,并下发了《通报》。二是完善制度。建立新的权力永续公开制和旧的权力淘汰公示制,实行一对一互相补位的“ab”岗制度,确保工作不空位。完善了《干部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等15项制度,新制定《责任追究办法》、《考核办法》、《工作规则》等制度7项。通过制度建设,做到职工有行为规范,工作有制度规范,运转有程序规范。三是实施责任追究。制定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和《机关效能建设责任追究办法》,对应公开而未公开、不按程序办理、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及违反有关制度的,严格追究责任。四是实施考核,总结提高。组成考核验收组,对各科室各单位的公开透明运行情况和效能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总结验收。运行成功、群众满意的,坚持执行;存在不足、群众有意见的,提出规范和完善意见。通过考核,评出标兵单位14个,标兵11人。
(四)兼顾效率公平,认真履行公共行政职能。一是对再就业资金的使用,采用了项目招标的办法,建立了项目带动就业、再就业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机制,去年通过招标确定了21个项目,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1590人。今年的招标项目正在上报之中。二是对慢性病实行专家评审制度。对15种慢性病的评审,坚持由专门成立的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公开评审,并由人大、政协、纪委、监察局派人现场监督,确保了评审过程、结果的公正公平。已有3853人享受慢性病定额补助,每年减轻个人负担248万元。三是建立了职工病退公示制度。对职工因病申请提前退休的,将当事人的有关情况和政策规定在其所在单位或社区进行公示,公示期内没有不同意见的,再进行审核后报省劳动保障厅审批。四是对工伤鉴定实行联席会议、专家评审和公示制度。在局内专门成立了由相关科室负责人和主管局领导组成的工伤鉴定联席会,凡申请工伤鉴定的,由联席会议进行初审,报专家委员会评审,再进行公示后做出鉴定结论,改变了过去由一个科室承办初审的做法。五是对仲裁疑难案件实行会审制度。通过研讨、辩论等形式,确保作出公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