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信,维护人民健康权益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八、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有利于改革的良好氛围
宣传工作十分重要,我们要增强医改宣传的主动性,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一)做好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宣传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过程,也是贯彻落实政策的过程。我们的政策大都关系群众日常预防保健和看病就医用药习惯,关系医疗卫生人员日常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如果群众不知情,就享受不到政策带来的实惠;如果卫生系统的同志不能很好理解,也将影响政策实施效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都要做医改政策的宣传员,做到上情下达,让群众知情、让医疗卫生人员明白。基本药物的配备使用既涉及广大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行为的改变,也涉及群众用药习惯的改变,要做好量大面广的宣传解释工作。宣传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多采用图像、案例等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看得懂、记得住。既要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也要深入到城乡居民,以及农民工等群体之中,把宣传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二)做好舆论引导。一是要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群众不是卫生政策专家,他们对于改革的感受,来自自身经历和媒体的解读和报道。卫生改革和项目建设不一样,有些效果不是短期内可以看到的。要加强正面宣传,增强社会各界对改革的信心。我们要宣传改革进展,树立改革典型,宣传先进人物,让群众感受到改革的成果。二是要引导社会的合理预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使群众认识到医改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渐进性,使改革在宽松、有利的环境中稳步推进。
此外,还要特别重视动员各方面参与改革,调动一切有利于推进改革的积极因素。要使群众充分认识到,保障健康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每个人的责任;改善医疗服务环境,既需要医务人员的努力,也需要患者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要重视发挥和正确对待舆论的监督作用,积极主动改进工作。
九、加强党的建设,为深化医改提供政治保障
在探索实践中国特色卫生发展道路过程中,卫生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卫生系统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在卫生事业和深化医改中的核心作用,为改革提供政治保障。
(一)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在医改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卫生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与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各级党组织统筹领导卫生改革发展的能力。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加强对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在卫生系统营造崇尚学习改革政策、学习改革实践的浓厚氛围;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凝聚广大党员共谋卫生改革发展的集体智慧;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卫生部已经建立了深化医改监测评价制度,并对2009年各地完成10项任务、34个指标的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价,我们还要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2010年卫生部将进一步加强对各地医改任务完成情况的监测评价工作,把它作为查找问题、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各级卫生部门领导班子的同志要用党性来保证各项改革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切实抓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去的一年,全国卫生系统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富有成果。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要求,高度重视,指导有力,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得到了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