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卫生机构要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发挥专业指导、业务管理和监督职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则要发挥网点布局和贴近居民的优势,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履行好疾病预防控制功能。同志们提出的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工作协调问题,卫生部高度重视,将进一步了解各地情况,抓紧研究解决。
(三)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专业要求高、业务内容多、服务对象广,没有信息化作为手段,就无法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也不能有效发挥卫生系统整体效能。各地要高度重视,综合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卫生系统各业务部门要联合攻关,要与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等方面主管部门共同研究,要下决心改变各类信息自成系统,分散建设的局面,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2009年以来,卫生部在全国启动“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信息报告系统”,对“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信息统一管理,为及时掌握进度、确保项目任务按时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加强作风建设,确保各项政策真正落实
深化医改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是政府的重点工作,卫生系统的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成败。
(一)实事求是、务实奋进。我们的政策件件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丝毫马虎不得。对于中央出台的文件,各地要结合实际,在细化、深化、实化上出实招、出真招。制定各项政策,解决各种问题,要深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发现问题,抓住不放,深入研究,找出解决办法。最近部党组组织部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进行医改专项调研,就是要深入了解医改情况,及时发现医改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同时也加强了对干部的培养和锻炼。
(二)重视民意,服务民生。卫生系统直接面向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我们要发挥这一特有优势,善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联系群众,根据群众呼声和要求,调整我们的工作重点和思路,只有倾听“民声”,重视“民意”,才能解决“民生”,只有把群众的满意作为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时刻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才能制定好、落实好各项政策。深化医改就是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就医问题。如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职业病问题的反映呈上升趋势,社会反响强烈,群众密切关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及其对劳动者健康造成的影响,采取措施,妥善解决。
(三)准确理解、认真执行各项医改政策。医改涉及面广,问题复杂,解决矛盾难度大。考虑到各地情况不一,医改各项政策都给地方留有一定的空间,鼓励地方积极探索,多出经验,出好经验。但探索过程中要把握好医改的精神实质,认真研究和落实好已经确定的各项基本政策,特别是保障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运行的相关经济政策和绩效工资制度,在基层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各个环节的政策,乡村医生补助政策,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政策等。要结合对医改任务、目标的督促检查,推动落实,出现的偏差要及时纠正。
(四)继续做好新时期卫生信访工作。我国卫生事业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逐步显现。信访工作是防范和化解各类医疗卫生服务矛盾纠纷的有效手段。做好信访工作,对保证医改顺利进行和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2009年中央信访工作督导组来我部进行重点抽查,对近年来卫生信访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要再接再厉,深入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部署,构建“一岗双责”的大信访工作格局,发挥信访工作的综合协调优势,使卫生信访工作成为为民解难、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重要工作平台,为增进医患和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