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认真分析形势,抓住机遇,积极引导,狠抓各项农民增收措施的落实,确保年度80元增收目标顺利实现或超额完成。一是必须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要进一步增强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努力提高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切实加强中后期田间管理,搞好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认真组织开展好防灾救灾工作,适时组织秋收,确保今年全县粮食生产稳中有升,如期实现增收1%的目标;认真组织晚秋作物种植,切实搞好冬季农业开发,不断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切实加大畜牧生产力度。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立竿见影的重要途径。农业主管部门和各乡(镇)要立足实际,结合市场行情和需求,进一步抓好生猪、牛、羊、乌骨鸡等畜牧产业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民加大饲养量,实行科学饲养,开展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努力增加出栏数量,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三是继续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要抓住“两站”及配套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在不断发展壮大茶叶、蚕桑、五倍子、竹子、乌骨鸡五大优势农产业的同时,借助我县处于“两站”建设前沿的优势,积极营造后方生活补给基地形象。特别是沿水麻公路、普桧公路的乡(镇),要围绕市场,依托区位优势,立足本地实际,努力扩大蔬菜、水果和畜禽产品等的生产规模,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要坚持不懈地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通过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对优势农产品进行开发和深加工,实现规模化生产和订单农业,保证农产品稳固的销售渠道和市场。对茶叶公司、博泽林化公司、丝厂以及牛寨一枝春罐头厂等企业,要继续鼓励和扶持,帮助其通过改制改造、盘活资产、招商引资等途径,进一步理顺经营机制,规范内部管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的申报和论证工作,创造自己的特色品牌。申报论证成功,市、县政府将给予奖励。五是继续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为前提,认真抓好基本农田、“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利设施的除险加固,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六是继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要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主渠道,加深研究,加强引导,通过能人带动、中介引荐、有组织输送等途径,在确保5万人输出目标完成的情况下,让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务工或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同时,要切实发挥劳务输出机构的作用,积极开展培训,及时提供用工信息,认真组织农民有序进城务工增加收入。七是继续抓好扶贫开发。要整合资金,集中力量,切实抓好已实施的安居温饱工程,尤其要实施好落雁桦槁坪易地搬迁扶贫项目,并充分利用重点村扶贫、以工代赈和其他扶贫资金,努力改善贫困村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
(二)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
尽快提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有效途径。我县之所以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业不发达。为此,要继续把工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使之快速发展壮大。一是尽快研究制定全县工业发展规划。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结合我县工业发展的客观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早制定出台《盐津县工业发展规划》,用以指导今后全县的工业发展。二是继续盯死骨干企业生产不放松。必须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管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确保年初确定的产值、销售收入、利税目标实现。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各企业主管部门要对现有骨干企业进行认真分析排队,实行分类指导;对发展状况好的企业,要继续鼓励支持他们上规模、上档次;对发展状况差的企业,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准问题,研究对策。一句话,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