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和28个专项规划,14个重点、14个非重点,课题研究和专项规划的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我们做得最早,做得最快,花钱最少,总体质量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我们2006年全部做完、评奖评完、奖状发完,而20*、20*年好多地方还有许多规划没有完成,有些干脆不做了,这样政府就没有公信力了,定下的东西不管怎样都应该做完,做出来的东西都是有所用的。
这次“十二五”规划整体思路研究方面,我们委托了两个单位,一个是浙江大学史晋川教授率领的课题组,史教授是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省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对全国全省的情况非常熟悉;另一个是省经济研究院吴总领衔的课题组,她对*的情况很了解,过去给我们做了很多专项规划,帮我们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我们将继续合作下去。实际上,大家看到我们也给他们施加了“压力”,让两个来比较一下,看看到底谁做得更好,谁更能提出符合我们*实际、符合领导要求的建议。所以在这里,我们在面上对大家也有这样一个要求。
一是要提高研究深度。在做五年规划的时候,对今后一个时期一定要做比较深刻、比较全面的分析,有些以后也许会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特别是县(市、区)里面,领导换届以后可以会有些变化,我觉得这个很正常,只要你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性东西研究清楚了,再怎样变化也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提升,就像沈市长在讲话中谈到的,我们的“三市并举”发展战略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深化的,是连续的,是符合*实际的。那怎样叫做在深度上下功夫呢?举个例子,比如说经常提到的产业发展,我们*经济到底是扩量还是提质,是转型升级还是加快发展?这个问题常常困扰我们,理论上你很好回答,实际上不是这回事,涉及到区域经济结构、招商引资政策和产业导向。因此,在“十二五”课题研究过程中,你如果对这个问题认识还停留在“十一五”期间的层面上,还是用“十一五”的观点去看待扩量提质、转型升级的问题,我可以不客气地说你这个规划是做不出新意的,对区域的产业发展是起不到很强的指导作用的。记得上个月我随市人大领导去庆元调研,我当时开玩笑说,*不存在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你看纳爱斯、方正、艾莱依等这些大企业或知名企业,肯定是好的,但关键是数量太少,人家发达地区大企业多啊。再看看我们庆元,梦天、双枪、天竹、可信、瑞翔、大山合等,这里有木门行业全国第一,有做筷子和厨房木制用具国内第一的,还有竹胶模板、汽车配件、香菇加工等,发展势头都非常迅猛。应该说,庆元的工业基础是比较弱的,但把他们这些企业一个个拎出来,有些是行业单打冠军,有些是浙江省冠军了,所以我说都是行业冠军还要调整什么?当然,讲这话不是说我们真的不存在问题了,不需要调整结构了,我们工业发展的问题还很多,路还很长。但关键是要客观看待,要结合实际看,要结合发展的阶段看。再来看看缙云的企业,包括以山蒲照明为代表的灯管灯具行业、带锯床行业、工模具钢行业等,他们面临的问题与前面讲到的庆元这些企业肯定不一样,山蒲的江总曾讲:我跟全球任何一家节能灯制造企业竞争都不怕,包括飞利浦、欧司朗等,他们很多产品都是山蒲代工的。而这样的底气和实力就源于企业多年来对技术进步、转型升级包括内部管理等孜孜不倦的追求,才会有今天这样的回报。因此,我说,不管哪个县,今天*工业经济和企业发展水平与五年前相比,情况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当然面临的宏观环境也不一样了,需要我们有新的思考。转型升级的问题你“十一五”时候不讲,那是因为整体发展还没达到那个基础和程度,但“十二五”时候你必须要讲,要超前地去看。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或者说,庆元的工业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