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研究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方面
第一是背景形势。尽管我们研究的是*事情,但未来宏观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你要有所了解知道,只有这样,你的研究才有正确的大方向。早上我们交流时讲到“十二五”期间国家的宏观形势、*的形势到底会有什么不一样,我说我没什么理论水平,讲不出什么东西来,但是今天让我来写“十二五”规划,我一个很深刻很直观的感受,这就是跟我在写“十一五”的时候完完全全不一样了。我写“十一五”时,是信心满满的,大家都觉得未来这五年中国经济是没什么大问题的,特别是*这样撤地设市才五年,正处在一个大建设、大发展阶段。而到了今天,放在现在这种环境下,你静下心来去写这篇文章,仔细想想,就会觉得截然不同。从国家宏观层面来讲,原来我们叫做黄金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但更多的讲得则是发展的黄金机遇期。现在我感受到,未来五年更多的是一个调整期、变革期、转型期。不管哪个地方,只要处在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宏观背景下,多多少少都会感受到这样一种压力。早上我说,发展机遇期没有变,这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判断:一是制造业中心地位没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二是投资拉动没有变,消费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三是经济发展势头不会变,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四是对外开放不会变,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五是深化改革不会变,政府职能转变更加到位;六是城乡统筹不会变,农业农村发展加快;七是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明显,中西部发展加快。但同样,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社会结构和自我认同的变化等所带来的效应,使得未来这种调整期、变革期、转型期的特征日益明显,换句话说,不可预测的因素将显著增加。这对浙江或者说*经济的发展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再如社会保障方面,我们经常说3000美元的财力和6000美元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基础设施建设你可以根据财力来安排,钱多得时候项目多排点,少的时候就暂时缓一缓。但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不是这样,中央一个政策或者说一个决定出来以后,它马上要求一步到位的,如果我们没有留有余地就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越往后,越发展,越是如此。当然,关于“十二五”所面临的背景形势,我们不要求你对全国、全省作整体分析,我们今天请的专家对全国全省的背景可以提供一些现有的研究成果,供大家参考借鉴,关键是你要结合这些内容,结合这样一个背景,把它放到*的角度来看,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第二是机遇挑战。规划院的初步研究中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六个期”,包括经济发展将进入3000-6000美元的加速期,生态文明推进期,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判断,应该说还是初步的,需要进一步深化。这里,我主要想讲一下“十二五”*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第一个我把它归纳为内外矛盾。什么是内外矛盾?从3000美元到6000美元阶段,从理论上来讲*是处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浙江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全世界都是这样,但问题是现在外部环境变了,全球处在一个危机以后的调整、恢复,能不能持续恢复性增长还是一个问题,中国经济也是这样,浙江更是如此。就是说内外两个因素处在一个不同的阶段,你能否保持其它地区在3000美元到6000美元阶段百分之十几这样的增速?我看,需要深入研究。第二个是软硬约束问题。以前我们讲*主要问题是区位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经济总量小,发展空间没有等,这些都是硬约束,归纳起来就是基础设施、土地、资金、包括环境容量等这些。但“十二五”期间,我认为除了这些更多的还会遇到软约束,特别是人才、科技、教育等方面。这次我们请了*学院做信息化课题研究,*有几个信息企业做得很不错的,在全国都有名气,但他们在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