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8.10”森林火灾教训,积极加强物资储备,充实森林消防队伍,完善防火预案,整修护林防火通道,拓宽防火隔离带,抢修蓄水保水工程,提高蓄水能力,保护饮用水源,进一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六是加快发展,增强实力。这次抗旱救灾的胜利再一次证明,要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必须加快发展,增强经济实力。今年灾情发生后,全区共多渠道筹集资金4635万元,为抗旱救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证。如果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财力支撑,要夺取抗旱救灾的全面胜利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我们要继续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一心一意抓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
总结今年的抗旱救灾工作,有这样三条教训值得认真吸取。一是抗旱救灾的基础设施较差。主要表现在水利工程蓄水能力弱,水源有效利用不够,病险水库没有得到及时整修,致使蓄水能力不能满足抗大旱、救大灾的需要;林区公路不畅,防火隔离带不足,甚至没有,救火设备简陋,森林火灾一旦发生,扑救工作十分困难;二是抗旱救灾的准备工作较差。虽然区镇各级都制订了应急预案,但平时缺乏演练,因而实战中,预警机制不灵、指挥系统不畅、应急队伍业务素质较差、物资储备不足等问题就暴露了出来。如“8.10”木洞火灾,部分同志未带任何扑火工具和装备就仓促上阵;三是麻痹大意思想严重。一些同志对旱灾的严峻性认识不足,认为*每到夏季都有旱灾,已经司空见惯,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松懈思想。特别是广大农民千百年来烧荒积肥的陈规陋习没有改变。可以说,今年我区发生的各种山火,几乎都是因农民烧荒、乱扔烟头等陋习所造成。沉重的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深刻吸取,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整改。
二、学习先进典型,珍惜精神财富
旱魔肆虐,方显*儿女英雄本色。抗旱救灾,先进典型事迹可歌可泣。在抗旱救灾工作中,全区涌现出了一大批像扑火英雄袁光模和带领群众找水打井的甘利同志那样的先进人物,他们是英雄的86万*儿女的典型代表,是新时期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光辉典范,是党的先进性教育取得重大成果的生动体现。他们表现出的崇高精神,就是在同旱魔搏斗中铸就的伟大抗旱精神,这种伟大的抗旱精神集中表现为: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忠于职守、志在必胜的敬业精神,顾全大局、一心为公的奉献精神。
抗旱救灾先进典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伟大的抗旱精神是我区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的会议,既是抗旱救灾总结表彰会,也是一个学习先进典型、宣传抗旱精神的思想动员大会。今后,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抗旱救灾中的先进典型,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抗旱精神。用先进的事迹感染人,用崇高的精神鼓舞人,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人。
学习先进典型,要学习他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团结精神。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旱情就是命令,山火就是冲锋号。在旱情面前、在山火来临之时,许多同志行动迅速,挺身而出。领导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查看灾情,访贫问苦,扑火抢险,靠前指挥,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广大党员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在抗旱救灾的第一线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机关职工为灾区群众打井送水,送钱送药;广大群众有的腾出房间给抗旱的干部休息或者办公,有的主动多次往返为抗旱抢险队伍当向导,有的积极帮助比自己更加困难的群众;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消防*、机关干部、医务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甚至下岗职工都投入到抗旱救灾的第一线,没有一人退缩。不管是区级机关,还是镇街村社,随处可见团结一心的干部群众和衷共济、齐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