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树立好自身的形象,以自身的工作和形象赢得领导的信任,争取领导的支持。再次,要通过执行和完善干部选用工作的各项制度来规范和影响各级领导干部按制度、按程序选拔任用干部。从而真正达到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目的。
(二)组工干部“重品行”,要做到“三高”
第一,道德高尚。《人民日报》在前不久发表仲祖文署名文章《选拔干部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中组部发表的社论,是个风向标。由此可以看出,党中央强调选用干部要以德为先,把德放到了比过去更加重要的位置。因为多年的实践证明:领导干部的思想品德不仅是个人行为,而且在党内和社会上往往具有重要的示范性、影响力和辐射力。“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前不久,我区也在大力弘扬“做事文化”的基础上宣传了一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典型余泽民(他一心为公家、为职工,却常常忘了“小家”,他每周一般只回家一次,父亲病重他没时间照顾,儿子考学他没精力顾上,他尽心尽力为职工办实事,竭尽全力帮助困难群体,尽职尽责抓好企业发展,使一个十分困难的企业基本实现持平。更为可贵的是,他家住阳逻,往返基本上坐公交。在他的身上很好地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一名领导干部的公仆情怀)。我们的组工干部是做干部工作的,要想多选拔多任用一些有高尚品德的人,首先自己必须是个品德高尚的人。所以对组工干部尤其要强调德性好。其核心和标准就是要做到“慎独”。所谓“慎独”,就是在没有任何人知道的情况下,有许多诱惑,你有条件去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而你能保持清醒,无所动心,保持清白、纯洁,这就是慎独。“慎独”是组工干部锤炼思想品德的重要方法,也是一种最高境界。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在处理一些隐秘的、细小的事情中所反映出来的真实品质是最能评价一个人思想品质的高低的。明朝有个叫徐溥的人,在求学时期,为了不断检点自己的言行,他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每当自己做了一件坏事,说了一句坏话,动了一个坏念头时,就在一个瓶子里放一粒黑豆,如果做了好事,就在另一个瓶子里放一粒黄豆。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便深刻反省自己,过了一段时间,黑豆黄豆各占一半。再后来,他再接再厉,律己更严,久而久之,瓶中黄豆快满,黑豆则屈指可数。徐溥就凭着这种持久约束,不断修炼自我,完善品德,终于成为明朝一代名臣。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受到干部群众的关注。也要象徐溥那样经常检查自己,经常看看自己的言行举止是不是符合组工干部的各项行为准则,特别是要注意从小节上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一日三省吾身”,在自我约束、自我鞭策中不断锤炼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对上对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说简单一点,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不做愧对自己良心的事。那么,只要我们能够做到这样,一定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二,行为高贵。行为高贵的要求是要谨言慎行。组工干部岗位的特殊性,决定了组工干部比较被人“看好”,甚至会成为社会上有些人的“公关”对象,在组织部门工作的同志包括在区直和街镇从事组织人事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下基层后,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我们往往会“高看一眼”,表现得比对其他干部更热情一些。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不是因为我们能力有多强,威信有多高,而是因为别人尊重我们的部门和岗位。作为组工干部,一定要有这个自知之明。要自觉地把人们的这种尊重和“高看”,转化为一种责任,一种敬业精神和一种创新能力,始终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好作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