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区产业结构是否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是否转变、能否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更是经济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问题,归根到底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我国人均拥有的能源资源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我省人均拥有量更少,但能源消费总量很大。全省矿产资源仅占全国平均数的1/20,一次能源95%以上靠省外调入,煤炭自给率不到3%,电力供求矛盾也较为突出。从近期看,全省能源产出不可能有大的改观,而能源消费量增长的势头却十分强劲。国内能源资源以及全球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能源需求不可能得到无限满足,能源价格、运输以及安全保障存在许多不确定风险,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和主要瓶颈之一。全省能源约束的问题将长期存在,而且矛盾会越来越突出。我市的能源绝大部分依靠市外,2005年全社会综合能耗763万吨标准煤,96.5%以上靠市外调入。特别是近年来,能源供应紧张,价格不断上涨,对全市的经济效益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安定带来很大压力。因此,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节能降耗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节能降耗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衡量结构优化的重要标志,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评价标准,大力推动全社会节能降耗特别是工业领域节能降耗,切实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二)节能降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从全国来看,去年全国能源消费增长首次低于经济增长,但今年上半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则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全国能源消耗增长仍然快于经济增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不降反升。与能源消费增长相适应,全国发电量增长12%,原煤产量增长12.8%,原油、成品油进口增长幅度均为16%左右。从我市现状看,“十五”期间,全市经济总量快速扩大,gdp年均增长13.7%,但电力、煤炭消耗几乎翻了一番。近两年,通过着力加强节约资源能源,推进能源综合利用,特别是整治落后生产能力,拆除水泥机立窑和粘土砖瓦窑,发展热电联产,拆除工业小锅炉,推广余热发电,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能耗强度大幅度下降。到2005年底,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到1.18吨标准煤,万元gdp电耗下降到1422千瓦时,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到2.29吨标准煤。纵向比,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横向比,差距很大。在全省十一个市中,我市gdp能耗和工业增加值能耗列第十位,gdp电耗列第九位。
从直观分析,我市降低能耗的空间大,有很大潜力;但从实际分析,并不轻松,而是十分紧迫而艰巨。一方面,因为一个地区能耗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漫长的时间,很难在短期内取得效果。从工业产业看,今年上半年,全市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三大行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4.62%,而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总能耗的73.89%。从三次产业看,目前全市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在“十一五”期间通过实现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从而实现节能的目标任务,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从县区看,长兴县在全市单位产值能耗最高,安吉县、吴兴区最低,今年上半年,长兴县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最少,而吴兴区、安吉县下降最多。另一方面,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阶段,根据国际经验,这一阶段重化工业有加快发展的趋势,重工业的比重仍将继续提高,从而拉动工业能耗的攀升。明年,全市又有三个水泥项目建成投产,要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不能盲目乐观。另外,从国家、省下达给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