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民政厅已进行了安排部署,刚才又与各县(区)签定了目标任务书,会后我们还要与各科室、各直属单位签定工作目标任务书,任务已很明确,重点也很突出,现在关键是狠抓各项民政工作的落实,努力实现全市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正确把握形势,加快我市各项民政事业大发展
正确分析和把握形势,是做好民政工作的基本前提。从我市民政工作的现状看,多年来我市的民政工作基本是围绕救灾救济、优抚安置做工作,赋于民政部门的绝大部分工作基本处于停顿和半停顿状态。因此,在干部心目中形成一个基本概念,民政工作就是救灾救济。这种思维定式极大的束缚了全市民政工作的发展,许多发展机会都被丧失。近年来,我们提出做大做强民政工作,全面启动各项民政工作,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社区建设、基层政权建设、殡葬、地名建设、民间组织发展等,各项民政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充分肯定。但是,由于多年来形成的思维定式的影响,我市的民政工作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比较大,基础设施简陋,规模小、档次低,相当一部分领域还处于空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如果我们看不到我们的差距,看不清发展的形势,我们就会贻误时机、丧失发展机遇,我们就对不起党组织对我们的信任,对不起广大老百姓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最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要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我市民政工作面临的现状和中央对农村工作政策的重大调整,给我市民政工作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必须正确分析认识我市民政工作的现状和发展机遇,把我市民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因此,各县(区)、各级干部都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学习温总理的讲话精神,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增强信心,开拓创新,抓住机遇,加快我市各项民政事业的发展。如何加快发展,我想首先要理情工作思路,根据各县(区)的实际情况,哪些是薄弱环节,分清轻重缓急,制定好发展规划,各县(区)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实实在在的办几件事。二要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看人脸色的精神,多渠道寻找路子,向上级争取项目,争取资金,那怕一两年搞成一个项目,就是很大的成绩。三要积极主动的向县(区)党委、政府多汇报、多争取。对那些花钱少,又能产生较大社会效益完全可以由县上能解决问题的项目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切实抓紧抓好。如地名设标,花钱不多,如果运作好还可以不花钱,完全可以办得到。关键是有没有开拓创新,有没有事业性去抓。四要对那些根本不需要花钱,而又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工作,要认真研究,加快发展。如农村专业协会,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发展生产,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形式,要积极引导、大力发展。
三、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各项民政工作的规范管理
2003年以来,我市结合实际,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民政专项资金管理,重大灾情报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建设,加强机关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加强规范管理的有关文件和制度。这些文件和制度的出台,极大的提升了民政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进一步树立了民政部门的新形象。但是,规范管理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一是有些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规范管理的意识不强,个别干部根本没有管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