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维稳工作,增强做好维稳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用全新的理念把握我市维护稳定工作;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应对和处置人民内部矛盾;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县长加强维稳工作研计班讲话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维护稳定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我市维稳工作的现实状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跳出稳定看稳定,进一步拓展维稳工作的视野、树立“动态稳定”的观点,创新维稳工作的思路、善于从利益角度预防和处理不稳定事件,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稳定事件的主体是群众,是老百姓。只要利益关系没有摆平,群众就会有意见、致力于构建长效机制,加强维稳工作的制度创新、加强基础性工作和基层工作,防范矛盾的产生、把握利益这个关键,分析矛盾产生、发展的内在规律、讲究分类处置和过细工作,切忌一刀切和大而化之、着力解决突出矛盾,从当前工作入手取得现实成效、必须坚持执政为民,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发挥查案的治本功能,注重惩治腐败的政治社会效果、加强民主和法治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和谐社会同时也是法治的社会,就是通过法治保证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努力建立起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避免社会的无序化与无序状态,具体材料请详见:
同志们: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科学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次重大创新,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突破、新飞跃。为此,中央和省委相继举办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研讨班。为了深入学习和科学运用中央、省委研讨班的理论成果,市委决定召开这次专题研讨会,**书记作了动员报告,深刻阐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结合实际提出了构建“和谐**”的工作要求。下面,我就加强维护社会稳定和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与同志们一起探讨。
一、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维稳工作,增强做好维稳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安定有序的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维护稳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维护稳定工作新的理念和丰富的内涵。
1、维护稳定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锦涛同志指出,“没有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多项指标综合构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没有终点但一定有起点,没有上限但一定有下限,起点和下限就是稳定。可以讲,有了稳定不一定有和谐,但没有稳定一定不会有和谐。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各项事业生机勃勃,国际威望不断提高,这一切都同我们保持团结稳定的局面密切相关。我们应该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邓小平同志说过:“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小平同志的论断充分说明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这不仅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所充分证明,也是广大干部群众从经验和教训中得出的共同结论。
2、我市维稳工作的现实状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来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