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贷”行动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为*灾后重建发展付出了艰辛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一分为二地看,我们工作中也还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部分工作成效还不够理想,县区与县区、部门与部门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加快发展的压力巨大。
一是农房重建不良贷款数额较大。截至2010年4月末,全市累计发放农房重建贷款38.96亿元、154347户,其中:贫困农户建房贷款10.07亿元、35712户;累计收回农房重建贷款15.22亿元、48696户。随着前期发放的部分农房重建贷款陆续到期,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农户日益增多,农房重建贷款风险逐渐显现。截至4月末,到逾期贷款9548万元、农户5083户,分别占当期农房重建贷款余额和户数的4.8%和4%;未按期结息的农户46500户,占当期贷款户数44%,拖欠贷款利息3937万元,欠息率32.9%。其中,欠本欠息农户4575户,拖欠本息8972万元。从贷款质量看,4月末不良贷款(按五级分类)4210万元,占当期该类贷款余额的1.78%。分县区不良率看,元坝区5.1%、苍溪县4%、朝天区3.4%,剑阁县2.1%、利州区2%、旺苍县0.7%、青川县0.07%。分乡镇看,青川县的骑马乡、旺苍县的燕子乡、元坝区的卫子镇、剑阁县的上寺乡、朝天区的马家乡不良率较高。
二是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一些地方的助农增收工作之所以滞后,特别是部分乡镇存在大面积的欠息,台账建立不完善,这与工作作风有很大关系。表现在工作中,就是责任不落实,工作不深入,害怕和群众打交道,工作效能低下,对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工作拖拖拉拉,工作节奏不能适应加快发展的要求。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县区、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研究,着力解决。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下阶段工作
开展“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增收是核心,致富是目标,还贷是义务。扎实推进“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下阶段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及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全局,把握“巩固回升、加快发展”工作基调,坚持“五个一”基本思路,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突出提速加快、又好又快主基调,把“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同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发展农业产业化等紧密结合,整合资源,整合项目,统筹推进。力争今年底基本实现“五个一”(即:有一至二个熟练掌握一门实用技术的明白人、建立一个经济园、有一至两个农业增收项目、常年转移一至二个务工人员,户平年增收一万元以上),2011年巩固提高,2012年全面实现预期目标。
打好“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下阶段攻坚战,要坚持多措并举,努力开辟增收途径。
(一)抓核心,突出农民多渠道增收
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增加经营性收入。要充分依托绿色、特色、生态农产品优势,积极实施农产品“走出去”战略,大力推进农产品流通。不断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区域性特色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市场、技术、政策、法规等方面开展信息服务。积极培育农村市场流通主体,支持龙头企业、行业协会提供多种形式的农产品营销服务。各级干部要积极主动地帮助开辟农产品流通市场,主动参与农产品流通,充当经纪人,切实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扎实抓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增加劳务性收入。去年全市劳务收入47.2亿元,全市农民人均年实现劳务收入1919元,同比增收139元,劳务性收入助农增收效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