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成效,这样才能快速实现“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部署。三要有胆略。敢于冲破旧体制、旧模式的条条框框和陈规旧习,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具备一种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敢于把“官帽子”放在一边干工作。现在,有些干部在推进工作中,不敢承担责任,唯恐丢了自己的“乌纱帽”,这种思想不同程度地存在。实际上,要想干好工作,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没有敢于担当责任的精神是不行的。现在,我区正处于第三次创业期。第一次创业期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初,第二次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当时以商圈为代表的商贸业发展,拉开了区商贸中心区建设的序幕,奠定了区商贸地位的雄厚基础。有很多商场和批发市场在当时建立起来,但经过20年左右的发展,我区商业基础设施出现了硬件基础差、业态层次低、经济效益不高的现象。如果不面对现实,升级产业集群,我们就有可能败下阵来。当前,我区正值难得的发展机遇,尽管郑州市发展战略和重心是东移,但东区的发展尚处于起步期,还没有真正形成人气旺盛、功能完善的商业圈。我们需要利用区交通发达、人气旺盛和商贸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快速提升商贸业发展。目前,商圈城市设计工作已经完成,11个项目也已经全部启动。其中华润万象城已经奠基,其他正在陆续办理拆迁许可证,有望在3月底全部办理完毕。同时,要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今年我区的17个城中村改造项目,除了已在建设的村外,重点推进孙八砦、黄冈寺、高砦、冯庄、兑周村等5个村的改造。目前,区人气比较旺的优势非常明显,开发商对我区的投资积极性、热情很高,一定要抓住2~3年的机遇期,完成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等城市更新计划,提升商贸业业态,建立起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经济效益,真正把我区打造成中高端商业集聚区。大家一定要看到这种机遇和优势,甩开膀子、放下包袱,大干2~3年。如果错失良机,到时再想有大发展就非常困难。当然,这不是要求大家蛮干、胡干,而是要讲究策略、讲究方式方法,学会在夹缝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只要是为了的发展大局,为了百姓的利益,即便出现失误,我们也会实事求是地理解和保护干部的积极性,对干部负责任,为同志们干事创业做后盾。四要有办法。很多单位的基础条件非常接近,干得也很辛苦,但效果大不一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方法问题。发展,不是简单地比葫芦画瓢,上级说要“怎样”,下面重复说“要怎样”,到头来力没少出、汗也没少流,效果不理想。这也是我一直在强调“善抓落实”,而不是“狠抓落实”的原因。现在,既是发展条件趋紧的时期,也是各地进一步拉开差距的要害时候。在条件宽松时,大家都一样在发展,分不出彼此上下;条件趋紧时就不一样了,平庸的地方会随大流,别人咋办我咋办,甚至趁机喘口气,而头脑清醒的地方则会创造条件,另辟蹊径。关键要方法对路,不摆“花架子”、只找“金点子”,敢于在工作中出新招、使绝招、用杀手锏,善于抓关键、抓特色、抓亮点,在创新中激发干事热情、解决实际问题。五要有胸怀。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全区上下要立志干大事、创大业;牢固树立“发展、我的责任”和“全区一盘棋”思想,敢于舍弃个人得失和局部利益;不仅要具有“能干事”的本领,还要强化“能共事”的作风,做到九牛爬坡、个个使劲,捆在一起打整体仗。过去,外国经常评价中国人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就成了三条虫。我国在文化层面出现的不善于或不能合作,内讧性强。往往导致一个人干事,就会干出一番事业;多人干事,就会出现推诿扯皮甚至相互拆台,最后导致干不成事。我们作为区的党员干部,能否在这方面减少糟粕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