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37个建设扶贫村调整产业结构15000亩,新发展药材3500亩、小水果2000亩、林竹9000亩、食用菌500亩,新增养殖专业户400多户,养猪12000头、牛7500头、黑山羊5500只、家禽30万羽、水产养殖480亩,初步形成了药材、水果、林竹、食用菌、养殖”五大主导产业。
一是民主管理不时完善。各驻点村都依法制订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3和谐文明新风逐步形成。各工作组依照建设和谐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村务、财务公开,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完善了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二是文明新风逐步形成。通过组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和在村民中开展争当“遵纪守法户”星级平安家庭”和“科技示范户”等文明创建活动,建议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村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逐步改变了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观念和陈规陋习。三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工作组在驻点村积极开展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共慰问救济困难户215户,资助贫困学生45人,引导驻点村党员群众结对帮扶458对,协助驻点村调处矛盾657起,妥善化解社会矛盾。驻点村普遍呈现家庭相敬和睦、邻里关系融洽、干群团结奋斗、社会稳定祥和的可喜局面。
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得益于县级领导的示范带动。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建设扶贫工作,县上一轮的建设扶贫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果。多次召开会议,对全县的建设扶贫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及时解决问题。县委书记伍备战把建设扶贫工作提升到关注民生、促进发展、构建和谐的战略高度,纳入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带头深入联系点调研和现场办公,协助解决了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县长吴劲松多次深入联系村访贫问苦,积极协助驻点村明确工作重点,筹措建设资金,扎扎实实为贫困村排忧解难。其他联点县级领导都把建设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经常深入联点村调查研究、指导工作,致力把自己的联系点办成引导村民脱贫致富的示范点。二是得益于联村单位的大力支持。绝大部分联村单位领导对建设扶贫工作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过问,亲自抓,协助筹措建设扶贫资金,选派骨干力量驻村开展建设扶贫工作,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两年来,各联点单位“一把手”村检查指导工作376人次,班子成员到村指导工作873人次。绝大部分单位的帮扶资金能做到足额及时到位,其中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移民局、县发改局、县扶贫办、县会计核算中心、县教育局、县农办、县国土局等单位的帮扶资金都在10万元以上。三是得益于工作队员的务实进取。大部分工作队员能保证驻村工作时间,严守驻村工作纪律,克服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受到驻点村群众的普遍赞誉。
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建设扶贫工作还任重道远,上一轮的建设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实际工作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有的单位对建设扶贫工作重视不够,缺乏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内容,缺少联系沟通,帮扶没有到位;有的单位帮扶思路单一,存在畏难情绪,既没有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也没有从更宽的领域、更大的范围动员资源。有的工作组发挥主体作用不够,被驻点村牵着鼻子走,有的工作组只注重要钱要项目,忽视基层组织建设,忽视信息、技术、人才、智力扶贫。这些问题我必需引起高度重视,新一轮的建设扶贫工作中予以防止和克服。
二、新一轮建设扶贫工作布置
也是新一轮建设扶贫工作的开局之年、关键之年。一定要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坚持以人为本和开发式扶贫方针,加大工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