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员社会力量,局面就打不开,事情就做不大。要改变这些孤立型、封闭式的落后工作方式,不时拓宽社会参与的途径,通过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化、福利彩票发行、慈善捐赠、城乡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日益扩大民政公共服务的资源和能量;落实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参股、合作等方式参与发展民政公共服务,形成有序竞争、多元并存、共同发展的民政公共服务供给新格局。
三要善于运用市场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既提高配置的效率和合理性,也提高配置的公开性和公平度。民政公共产品提供上,如养老服务、社区服务、救灾物资生产、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地名标志服务等,可以利用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市场主体,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提升民政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民政资源分配上,可以采用公开招投标形式,实行公平竞争、择优选用,让资源流向最能发明价值或社会效益最高的地方。民政自身发展上,要适当引入市场手段和竞争机制来增强活力。通过竞争上岗、绩效考核和政务公开,完善人事激励机制,推动勤政廉政建设。
四要着力加强作风建设。民政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工作重心在基层,工作任务在基层,服务对象也主要在基层。各级民政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群众当中,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省委书记卢展工在基层调研时提出了三具两基一抓手”工作要求,三具”就是做任何事情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两基”就是切实抓好基层、打好基础;一抓手”就是实施带动作为抓手。结合民政工作实际,认为,民政干部职工要认真落实这一要求,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责任意识、群众意识,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好基层民政工作。基层民政组织是民政工作的第一线,也是全部民政工作的中心和基础。因此,要加大对基层民政设施建设的投入,要配强配齐基层民政工作人员,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服务需求。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城乡救助、救灾救济、福利基金、慈善捐款等项资金都是为基层最广大群众服务的一定要做到严把审批关,严把发放关,严把使用关,使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或最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只有通过我扎扎实实的工作才干树立民政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才干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希望全市民政战线的同志们要认真落实十七届五中会精神和市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同志们民政工作在市“十二五”规划中担负着保障民生的光荣使命。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站在新起点,瞄准新目标,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开创民政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助推中原经济区和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建设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