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胜利。
三)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落实
民生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一要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保证工作。民政之要在于为民。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就是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的保证民生的政策措施,保证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关注其他低收入人群的困难,维护和保证优抚群体的合法权益。二要抓好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要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孤儿保证制度,积极促进慈善事业和福利彩票事业发展。三要抓好以规范婚姻登记、社会组织管理和地名管理等为重点的社会公共事务工作,不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时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要。
四)根据民政基础设施和自身建设需要抓落实
任务繁重,民政工作面广量大。需要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支持。发改委、财政、国土、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要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民政事业发展,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规划选址、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支持。通过政策扶持,吸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民政事业发展。人力资源社会保证、卫生、教育、老龄、残联等部门、单位要齐心协力,共同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民政部门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主动与各部门、单位加强沟通交流,通过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形成推动民政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决定了民政事业经费的主渠道必需是财政投入。各县(市、区)要加大对民政事业的投入,民政事业是为民的事业。建立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民政事业经费自然增长机制,足额保证民政事业经费和必需的工作经费。同时积极拓宽社会化、市场化筹资方式和途径,抓好福利彩票发行销售,加快慈善事业发展,搞好社会捐赠,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优惠政策,不时增强民政综合实力。
三、提高民政执行力。用科学方式提升今年民政工作
今年和“十二五”期间民政工作目标任务已经明确。民政部门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坚持科学发展主题,以改善基本民生、创新社会管理和发展公共服务为目标,发明性地完成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目标任务需要不懈奋斗,关键是要不断提高民政执行力,注重借助社会力量,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大力提升民政工作的综合能力,有效推进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各项工作。
一要不断提高民政执行力。认为。为人民群众尤其是三个群体”困难群体、优抚群体和孤老、孤儿、孤残等特殊群体)帮扶解困提供最好服务的操作能力。民政工作的生命力,也是民政事业不时发展的推动力。民政工作的职能定位是保证民生、发展民生、服务社会”民政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虽然民政工作细致入微,但事事关系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虽然民政工作内容繁杂,但桩桩件件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减压器和稳定剂,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大局。民政有不少好的政策,可再好的政策如果不执行就得不到落实,不落实就是纸上谈兵,还会招致民怨,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只有解放思想,强化执行力,才干用实际工作、实际效果取信于民,才干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促进民政事业科学发展。
二要注重借助社会力量。民政工作是政府行政工作。既要依法行政,把有限的资源和能量用好,又要注意动员社会力量,扩大可用资源和能量。民政干部要解放思想,敢于放开手脚,有些工作可放权、放手让社会力量去做。如果思想封闭,只会坐等上面分配资源或使用既有资源,不协调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