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保证性住房建设工作会议,今天。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保证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以及刚刚结束的全省保证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精神,布置今年我市保证性住房建设工作,确保完成省上下达的保证性住房建设任务。会上,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同志还要做重要讲话,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就今年的保证性住房建设工作做一具体安排。
一、提高认识。
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保证性住房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近年来。精心组织,周密布置,以保证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重点,以新建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保障形式,成立专门机构,健全工作机制,落实责任目标,不时加大了保证性住房建设力度。特别是去年以来,把保证性住房建设作为扩大投资、促进消费、改善民生的重点来抓,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2010年,全市开工建设保证性住房2.1万套,155.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0.23亿元。截止目前,全市共开工建设保证性住房2.9万套、211万平方米。已入住5416套,38万平方米,累计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7633户,实现了乡村低保家庭的应保尽保。
市基本形成了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国有工矿棚户区、乡村棚户区改造为主要内容的保证性住房体系,不只有效改善了城镇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条件,也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实践中,也探索了不少有效做法,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效果。一是保证房政策制度逐步完善。制定出台了市城镇最低生活保证家庭廉租住房实施细则》市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实施意见》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方法》市保证性住房建设优惠政策》等政策措施,为我市保证性住房建设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证。二是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初步建立。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补助和省级配套资金,逐年加大市级配套资金投入,加大银行融资力度的同时,创新资金运作模式,棚户区改造中,捆绑使用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资金;棚户区综合整治中,捆绑使用国家补助资金、节能改造资金、房屋维修资金等,充分发挥了资金综合使用的叠加效应和规模效益。三是保证模式不时创新。结合实际,确定了引导大型国企自主实施棚户区改造、政府主导实施破产企业棚户区改造、开发企业在商品房小区中配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环境综合整治、保证房建设与重大项目拆迁安排相结合”等“五路并举”保证房建设模式。初步构建了具有特色的住房保证新模式。
市保证性住房建设起步晚,但总体上看。覆盖面小,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差,特别是工矿棚户区和乡村棚户区危旧房集中,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居民收入低,开发价值小,改造难度大。同时,随着乡村化进程加快和保证范围扩大,新增保证需求将进一步凸显,保证任务更加艰巨,将面临存量改善与增量需求的双重压力。
二、预测需求。
不只是关乎群众利益,大力推进保证性住房建设。关乎发展大局的经济社会问题,更是关乎和谐稳定的政治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把保证性住房建设作为稳预期、控房价、惠民生、促和谐、扩内需的重要举措,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演讲中明确提出,全国今年要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证性住房的硬任务,并在十二五”期间大规模建设保证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覆盖面达到20%左右,规模之大,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