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的责任。要加大政策的宣传教育力度,利用发达的现代传媒,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要加大干部进村入户的力度,通过面对面做群众工作,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要加大会议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要加大“五下乡”工作力度,通过寓教于乐,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新的形势下,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探索好的经验和方法,进一步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
三、举措上要加快群众工作创新
增强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活力。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都要求群众工作要不断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机制。
第一。一个政治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加快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县新的历史时期,创新群众工作理念,就是要培养关心群众的真情,坚持念好“忧”敬”报”三字真经,实现既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聚合人民群众的发明动力,发挥其加快科学发展的主体力量作用,又让人民群众沐浴党和政府的阳光,共享科学发展的伟大效果,彰显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从而谱写群众工作新篇,奏响科学发展强音。一要牢树民本理念“忧”群众。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堪称古代士大夫“忧”群众的典范。对于我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更应该贯传弘扬“忧”群众的古典保守,以一种“食不甘味、夜不安寝”紧迫感,竭力减却“一夫不获,引为余辜”愧疚感,切实实现“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责任感、使命感和成就感。当前,尽管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提质加速,人民群众生活逐步改善,但社会矛盾交积叠加,贫富分化日益扩大,一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广大党员干部能不能持着“忧”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盼群众之所盼,带着真情,深入到群众当中,与群众坚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发自内心地体会群众的疾苦,真心实意地协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创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关键所在二要强化宗旨意识“敬”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英雄”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与群众血肉相连、舟水相洽、鱼水相欢的发展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敬”群众的集中体现,更是集中民智、汇聚民意、改善民生、维护民利的情感基调和政治基础。要牢记历史是人民发明的观点,深入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发明性地推进各项工作。三要永持感恩情怀“报”群众。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中国人的激进美德。群众是衣食父母”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就根植于人民,人民群众就是党员干部的大地母亲”古联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现实中,父母妻儿、兄弟姐妹,包括我自己在走上领导岗位之前,都是老百姓。组织培养我走上领导岗位,就是要我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人民群众给我职位权力,就是用来为群众谋福祉。所以,对老百姓充溢感情,用自己的智慧力量为群众奉献,回报群众,乃属天经地义。要坚持群众利益至上的观点。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动身,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规范,力求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群众要求。要牢固树立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观点。尊重群众的选择,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做到决策前考虑群众意愿,决策中征求群众意见,决策后听取群众反映。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观点。要视群众为亲人,融入群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