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果蔬饮料、林木产品深加工,形成天门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三产业方面,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现代物流业,形成有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将天门打造成省内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新兴生物产业基地、医药化工基地、专用设备制造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即五基地一中心)
二是着力构建综合交通。以建设快速通道、枢纽节点、完善城乡交通网为重点。加快构筑“公铁水并举、大中小配套、多线连武汉、市域大畅通”综合交通格局。同时,加快公铁水无缝对接,推进公铁水联运,加快建设武汉乡村圈西部物流副中心,努力建成乡村圈西部发展轴上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三是全力建设宜居城市。按大城市的定位。加快发展中心城区和小城镇建设。2015年,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0万人,宜居乡村品质初步显现,市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地方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2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2.5%
对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市委六届十三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着力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力争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3%
二、精心安排。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一)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启动实施粮食增产计划,进一步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要进一步巩固激进粮棉油种植优势。扎实推进粮棉油优质高产创建工作。加快畜禽水产业发展,支持畜禽养殖小区和水产板块建设,抓好精养鱼池改造,大力推进畜禽养殖规范化和水产健康养殖。力争今年生猪出栏突破120万头,水产面积达到21万亩。进一步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突破性发展蔬菜、杨树、肉鸭等特色产业。要进一步创新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机制,围绕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培育引进龙头企业的同时,着力依托龙头企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形成双向推动。大力推进规范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一步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基地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天门农产品生产、加工、增值在外地实现。果蔬产业,以中绿(天门)公司、鑫天公司为依托,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花菜、甜玉米、马铃薯等特色蔬菜,力争今年蔬菜基地面积发展到35万亩。肉鸭产业,以神湖科技为依托,大力支持种鸭场、养殖示范小区、规范化鸭舍和冷链物流园建设,力争今年肉鸭养殖达到300万只,三年内养殖规模达到1000万只。杨树产业,以天源木业、湖北昌兴公司为依托,进一步扩大杨树总量,今年全市植树造林680万株,力争到2013年杨树面积达到60万亩。
但还不是农业强市,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产品加工、推进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天门是农业大市。不是弱在种植上,不是弱在农民种植经验上,主要弱在农产品加工上;而农产品加工不是弱在加工规模上,而是缺乏大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