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领导们 大家下午好:
就在刚才,我们共同收听收看了全省秋作物田间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为贯彻落实好省里会议精神,切实加强秋作物田间管理,确保今年粮食生产目标的实现,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分析形势,提高认识,增强抓好秋作物生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我市粮食生产的总体形势是比较好的。今年夏粮丰产丰收,预计总产、单产以及小麦单产将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夏粮连续5年增产,为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目前秋粮生产的形势也很好。一是播种面积大。全市秋作物播种面积较往年有所增加,增长幅度在7%以上。其中水稻种植面积达到677万亩,较去年增加27万亩,增长4.2%;超级稻种植面积505万亩,较去年增加122万亩,增长31.8%。二是苗情基础好。夏种期间大部分地区水源较为充足,夏种工作较上年提前4-5天结束,种得早,种得好。三是管理抓得紧。截止目前,全市秋作物已中耕76万亩、追肥461万亩、化除526万亩、防治病虫害162万亩。总体来看,如果不出现大的灾害,秋粮丰收应该“不是梦”。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全市秋粮在面积增加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增产增收
在看到粮食生产有利形势的同时,还要看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当前,尽管我市夏粮获得丰收,但夏粮只占全市全年粮食总产的30%,秋粮是我市粮食生产的大头,占总量的70%强。虽然目前秋作物的生长势头普遍较好,但我市夏季天气变化大,旱涝灾害多,秋粮生产还面临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如果秋粮生产出了问题。全市粮食生产目标就很难实现。而且也会对全省粮食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刚才,陈全国副书记反复强调粮食安全问题,他强调,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国家先后遭受雨雪冰冻、汶川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粮食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同时,我们还将迎来北京奥运会、改革开放30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面对特殊的形势,河南作为产粮大省在粮食生产问题上不能再给中央增添麻烦、增加压力。信阳市担负着全省粮食总量1/10的重任,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继续为全省、全国粮食安全作贡献,我们责无旁贷,使命光荣,而且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秋粮生产作为当前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克服困难,强化措施,认真抓好秋粮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力争实现秋粮丰产丰收、圆满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二、突出重点,落实措施,切实加强秋作物田间管理
一是要明确秋作物管理的重点。秋作物管理的重点在秋粮,秋粮的重点在水稻,水稻的重点在超级稻,超级稻的重点在“百、千、万”工程示范区。各地要突出超级稻百亩核心区、千亩示范区、万亩辐射区的田间管理工作,向管理要产量、要效益
二是要突出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病虫害防治是当前田间管理的重点。从气候情况看,今年水稻主要病虫害极有可能偏重发生。各地要提高警惕,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准确发布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预报和防治对策。要积极开展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治,确保病虫害不出现大发生、大流行。水稻的田间管理还要把握其生长期中的几个关键环节,严格落实专家制定的技术措施,切实加强肥、水管理,确保健壮生长。
三是要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各县区要根据超级稻实施方案,集中力量,落实措施,把高产示范点办出层次、办出水平。同时,还要在玉米、红薯等其他作物上,考虑安排1-2个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