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突出重点,认真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各项工作措施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集中力量,把握重点,周密部署,整体推进,务求工作实效。
1、突出重点内容,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上下功夫。青少年思想活跃,思维灵敏,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也最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侵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促进青少年良好道德风尚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达到养成习惯、形成风气、铸就品质的目的。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是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抓好“八荣八耻”的宣传学习实践。教育部门要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渗透到课堂。文化、广电等部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舆论宣传的重要作用,在广泛宣讲、深入普及、选树典型上下功夫,在青少年中推动形成“树荣辱观念、建和谐社会”的文明风尚。教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组织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树立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和明礼诚信的基本准则。综治、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法制教育、警示教育、自护教育相结合,强化对青少年的纪律约束,使青少年真正做到明理守法、惩恶扬善、是非分明。
2、突出重点对象,在提高预防工作的针对性上下功夫。必须坚持把青少年违法犯罪高发群体作为预防工作的重点对象。要关注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服刑人员未成年人子女是一个非凡的群体,更需要社会的关爱。民政、司法、公安、教育、劳动、财政、妇联等单位都要加强调查研究,制定相关救助政策,有效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保障他们健康成长。要进一步落实闲散未成年人的建档立卡工作,对他们实行动态治理,进一步明确责任,扎实做好教育、治理、服务工作。要加强农村“留守孩”的教育治理。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县农村“留守孩”(主要指“留守学生”)达29977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近三成之多,并且相当部分“留守孩”治理出现“真空”,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关爱农村“留守孩”,光靠学校、光靠教育一个部门是不行的。乡、村党政组织要切实负起责任,统一组织领导,教育、公安、司法部门要积极参与,形成合力。各部门都应该行动起来,从生活上帮助,从情感上、心理上关心,促使他们健康成长。要加强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和进城务工人员及其未成年子女的权益保护。建设、劳动保障部门要在加强进城务工青年培训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进城务工青年合法权益受侵害的现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教育行政部门、共青团、妇联都要采取措施,帮助他们的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要通过这几个方面的重点突破,实现以点带面,达到整体推进的目的。
3、突出重点项目,在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上下功夫。一是要深入开展未成年人“四无”社区创建活动,净化青少年社区生活环境。去年底,我县在陵园路社区启动实施了未成年人无犯罪、无吸毒、无艾滋病、无辍学“四无”社区创建试点活动。团县委书记徐明辉同志专门在工作报告中就“四无”社区创建工作作了具体安排,讲了很好的意见。希望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力争取得更好的成效。二是要深入实施“青少年反毒品”行动。近几年来,吸食毒品问题呈蔓延趋势,非凡是新型毒品花样翻新,防不胜防,对青少年的危害极大。公安、共青团等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基地,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切实提高青少年反毒品意识;加大重点场所监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