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缺乏工作责任,工作不饱和,又不积极钻研业务技能,由于闲得无聊,情绪不稳,容易产生不现实的想法;工作饱满、责任心强的青工经常超时工作,稍有失误,还要受到别人的冷落和领导的指责,久而久之就逆心重重。
导致部分青年出现以上列举种种行为和心理,主要还在主观因素方面:一是价值导向不明。一个人的价值观总是表现为追求什么,向往什么,喜欢什么,与需要密切相关。部分青工在人生坐标中找不准自己的位置,随心所欲,不顾大局,工作中说干就干,说不干就不干,甚至未干工作先讲条件、讲报酬。一方面认为自己付出多少就要得到多少,盲目认为干工哪个个人或哪位领导,但没有考虑到自己要生存就得工作,为自己生存而工作的道理;另一方面,把自己工作当作人情,想给谁干,不想给谁干的错误思想存在,斤斤计较,不付出还想得到,对自已有利就作出肯定的评价,对自已不利就作否定的评价。二是适应“社会”的能力不强,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必然会产生许多新观念和相应的行为方式,当个人利益也受到较大的冲突,部分青工对自己不注重“调整”,总认为企业改革对自己来说弊大于利,是朝自己而来的,不注重从自身找问题,面对新环境,难以改变传统思想和习惯行为方式,总是困惑和疑虑,徘徊不前,消极观望。三是适应“成就”的意识不到位,成就是一个人工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部分青工对“成就”非常敏捷,急功近利观念强,不尊重客观事实,对自己估计过高,超越现实可能性的现象较突出,虽有灼烈的热情,但由于目标过高,经过努力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从而导致情绪低劣,心态反常。对于目标值、“成就”感较低的年轻人来说,容易满足自己的目标,动力不大,平平淡淡,成绩不突出、久而久之就缺乏上进心。
青工中存在以上种种缺点和问题,虽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但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从局领导、工会、共青团,到股室、所站领导、青工家长,以及青工自身都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团组织要积极组织团员青年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深刻掌握其实质,陶冶情操。学习邓小平理论,特别是要从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对邓小平理论有更加完整的准确的认识,关于学习、掌握和运用理论体系指导工作,从而带动全团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高潮,尤其是在国有企业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要通过对理论理解、克服困难,引导团员青年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消除疑虑,主动寻求出路,团组织要以青工关心的热点难点等问题为切入点,采取不同形式帮助青工解决思想疑虑,消除心理障碍,轻装上阵,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去。(二)青工要自身调节,“远离崇高”。一个奋发向上,自强上进的人,先要懂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好追求高尚,珍惜生活、团结友爱,甘于奉献,在生活的大天平中找准位置,把“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视为误区。要学会尊重人,尊重客观现实,不唯我独尊,不姿意忘为,不纵情傲物,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点,只要善于思考,认真辩解,才能消除疑虑。其次要较准确地把握现实,调节自我心态,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为人处世从实际出发,要有尽其在我的心态,不能整日患得患失,处于紧张、焦虑之中:受挫后要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找不足,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充分理解和认识现实,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幻想,但必须以现实为基础;人是生活在现实中的,而不是生活在想象之中,虽有“桃花源”还要自己去创造、去努力,才能达到目的。其三要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活动深层次了解现实,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受生活,达到知已知彼,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化解矛盾。(三)各级组织要关心青工的成长,增强凝聚力。党支部、工会、共青团、女工委等组织要深入实际调